4月21日,由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主办的“守望安宁:海洋文化与救捞——缘起和传承”线下互动展示活动在上海举行。
本次活动通过参观中国救捞陈列馆,观摩救助直升机起降演练,回顾我国海上救助事业的发展脉络,体悟交通救捞职业精神品质的缘起和传承。
媒体记者参观中国救捞陈列馆。主办方供图
在中国救捞陈列馆,上海打捞局潜水队队长胡建等6位一线工作者分别讲述了参与抢险救捞任务、重大工程建设、救捞科技创新的亲身经历和深切感受并接受媒体记者的交流采访。
我国首支海上救助飞行队成立于2001年。本次活动邀请媒体代表走进我国首支海上救助飞行队——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实地调研飞行队展示馆,近距离参观了S-76D型和AW-189型救助直升机,体验了模拟飞行操控,观摩了救助直升机本场演练。参与筹建我国第一支海上救助飞行队的有关同志和救捞系统首代救助机组、机务、空管等共同讲述了救助飞行队的发展历程。目前,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已在我国沿海部署了5支救助飞行队,拥有32架救助直升机,89名飞行员,最大救助飞行半径可以达到200海里,累计安全飞行近100000小时。
媒体代表近距离观摩救助直升机。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上海打捞局自1951年成立以来,圆满完成了“东方之星”轮沉船打捞等重大抢险救捞任务,累计援救各类遇险人员21089名,救助各类遇险船舶约2034艘、打捞沉船沉物3757余艘(件),清除海上污染源约32600立方米,应急处置化学品约45651吨,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海上人命财产安全。
供稿:文明上海
【责任编辑:朱丽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