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北-中国文明网
姓名: 胡北
省份: 广东省
时间: 2025.03
发表时间:2025-04-28 来源:国家卫健委宣传司
字体:
打印:

  胡北,男,汉族,1980年5月生,中共党员,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18年如一日坚守急诊一线,24小时随时待命抢救危重患者。他既是临床急救的多面手,又是科研创新的探路者,更用医者温情温暖着每一位患者。曾获“广东好医生”等荣誉,入选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冲锋在前的生命卫士

  急诊室内,重伤、中毒、心梗、脑出血等危重患者络绎不绝,每一秒都关乎生死。自2006年外科学硕士毕业后,胡北便投身于急危重症抢救工作,始终保持着高度警觉的工作状态。一通电话,他便放下碗筷奔赴科室;刚救回一名患者,又立即投入下一场救援。“急诊科医生24小时待命,全年无休。”这是胡北真实的工作写照。

  新冠疫情暴发时,胡北临危受命,全面负责急诊科与发热门诊工作,同时统筹负压救护车转运、核酸采样、疫苗保障等任务。在最危急的时刻,他带领团队迅速改造科室,将急诊重症监护室改为重症病房,急诊手术室改为负压手术室,开放抢救室和留观病房收治新冠患者,全力承担起重症患者的救治重任。

  全能多面的急诊专家

  急诊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医生的快速反应与准确判断至关重要。胡北作为急诊科医生,不断提升院前急救、急诊抢救与重症监护等全方位能力。重症患者诊疗往往需实施精准的“滴定式”治疗。胡北曾接诊一位高血糖昏迷患者,他和同事快速施救并严密检测,根据指标精准调控,采用“超常规”补液,24小时输入超1万毫升补液量,成功挽救患者生命。这样的场景,在胡北18年的急诊生涯中一次次上演,心肺复苏、紧急人工气道建立、机械通气、重症感染控制、连续肾脏替代疗法、重症营养及各项生命支持技术,练就了他临危救命的“十八般武艺”。

  胡北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他带领团队研究优化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技术,提高了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同时,他还致力于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干细胞治疗研究,从医院污水中探寻多重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治疗答案。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近二十项,研究成果发表于专业权威期刊。

  感性温情的医者示范

  尽管每日面对生死考验,胡北始终保持着医者的温情与关怀,并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急诊科的每一位同事。作为急诊科支部书记,他组织开展“三服务一行动”活动,提出“社工服务、志愿者服务、承诺服务,让患者少跑一趟”,切实为患者提供便利。

  胡北在急诊科设立了“急诊先锋志愿岗”,利用休息时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患者提供帮助。他还发起“流动的白求恩学堂”,邀请患者家属、医护社工、媒体记者等共同参与。在他的带领下,医院急诊科党支部连续荣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如今,身着黄马甲的志愿者已成为医院急诊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面对生命挑战,他始终冲锋在前、不言放弃;面对知识攻坚,他坚持刻苦钻研、精益求精;面对患者苦痛,他能够用心体会、关怀备至。胡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医者的初心使命,做急诊医学的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