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媽媽”張娟、“救火英雄”肖鑫、“愛民民警”張心……剛剛評選出的10名“新城道德之星”,他們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執著于信仰,成為溫暖人心、引領文明風尚的力量,攜手西部新城一路高歌。在濟南市槐蔭區,道德的力量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連續七屆道德模范評選表彰,讓新城區、新市民、新風貌的理念深入人心。 身邊好人講述“平凡良心” 張娟是一名普通卻又不平凡的母親。她的孩子1歲時患了世界上罕見的Rett綜合征,這種病國內的生存記錄為7年,全世界最多的記錄是14年,但她以博大的母愛不離不棄地守候重病女兒28年。10000多個日夜,她像照顧嬰兒一樣操勞著,她用日復一日的守候,詮釋著人間大愛。在得知被評為今年的“新城道德之星”時,她激動地對記者說,“其實我只是做了一位普通母親應該做的事,但沒想到被這么多人關心愛護,希望我的故事能為更多的特殊家庭帶來希望。” 為了發揮像張娟這樣的道德模范的引領作用,槐蔭區建立了科學的選樹機制。在道德模范評選中,槐蔭區通過街道社區、鄉鎮村莊和系統單位等基層群眾的廣泛發動、推薦,確定道德模范候選人,通過社會公示、網絡投票、短信投票、紙質投票等方式,接受社會各界的投票和監督。這種讓群眾評、議、選的“海選”方式,把群眾身邊熟悉的、了解的、看得見、摸得著的道德模范推選出來,既調動了居民群眾的參與熱情,又讓典型可信可學。 “藍天英雄”馮思廣,用28歲的年輕生命,書寫了一曲忠誠于黨、熱愛人民的時代頌歌;“泉城女俠”張業愛,自1998年以來已抓獲提包作案、偷盜自行車犯罪嫌疑人207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近幾年,槐蔭區評選出的這些道德楷模都是工作、生活在群眾身邊的普通人,他們身上閃耀著人性的光輝,讓人覺得可敬可愛。 目前,該區共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1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2人,省級道德模范及提名獎4人,市級道德模范18人,6人入選“中國好人榜”,10人被評為山東好人,2人當選山東好人“每周之星”,9人當選濟南好人,71人被評為槐蔭區新城道德之星,產生了良好的群體效應。 制度護航“讓好人不吃虧” 為了充分發揮道德模范的引領作用,激勵、帶動更多的人提升道德水準,槐蔭區通過多種形式傳播道德的力量,讓他們的事跡廣為知曉、深入人心,使他們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在人們心中形成共振。 在槐蔭區許多街道的宣傳欄里長年張貼著大幅的海報,上面不是商業廣告,而是熱心社區公益事業的“小巷名人”。他們的照片、事跡早已印在周邊居民的腦海里,形成了社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年9月20日“公民道德宣傳日”前后,槐蔭區都對“新城道德之星”大張旗鼓地表彰,將道德模范的事跡、照片做成展板,印成宣傳手冊、年歷,通過報紙、電視、網絡以及社區宣傳欄、市民學校等,宣傳他們的事跡,并組織道德模范到機關、學校、企業、村居巡回報告,讓道德模范的事跡家喻戶曉。 槐蔭區在選樹道德模范的同時,還引導社會各界關愛支持道德模范,在政策導向、救助措施、榮譽獎勵以及利益分配上都有充分的體現,讓好人得到好報,讓英雄流血流汗不流淚。 近年來,槐蔭區已拿出100余萬元,獎勵新城道德之星,同時為了從生活上關心道德模范,制訂了《槐蔭區關愛道德之星辦法》等制度,對生活困難的道德模范堅持經常性幫扶,傳統節日都要走訪、慰問道德模范,為道德模范免費查體、免費訂閱黨報黨刊,豐富了道德模范的生活。在道德模范遇到拆遷安置、生活救助等問題時,槐蔭區還積極協調各相關單位,幫助他們解難題、辦實事。 道德力量催開文明之花 在槐蔭,“3355”發展思路和“一城三區”的發展布局,新城的蓬勃建設、老城的吐故納新、生態片區的綠色發展、工業園區邁向高精新的方向,奠定了槐蔭發展的骨架,而“德潤槐蔭 文明興區”的定位和目標,則是其豐潤的血肉,為這座城市注入了新鮮氣息、文明風尚和正能量。 在京滬高鐵濟南西站的廣場上,有一群朝氣蓬勃、服務周到的“藍色”身影,他們就是被人們稱為“藍精靈”的西部新城志愿者。在槐蔭,除“藍精靈”外,還有很多的社會力量也參與到文明創建中:出租車司機們在高考期間免費接送學生,企業圍繞創城提供公益廣告、贊助志愿服務行動,民間團體參加義務勞動……這得益于廣泛到位的“創城總動員”。戶外廣告、電子屏幕、燈箱廣告、車體廣告以及橫幅、社區宣傳欄、黑板報等都是槐蔭區文明創建的宣傳載體。 在槐蔭區,有一種思想已深深扎根在黨委、政府心中:文明創建水平是衡量一個城市“兩個文明”建設的綜合評價,根本目的是為了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只有創新社會管理,堅持創城為了群眾、服務群眾、依靠群眾,城市的文明創建才能充滿生命力。有這樣一份民生清單——對北小辛莊西街、南辛莊東街、緯五路等道路,老屯鐵路小區、7313工廠宿舍區、美里湖小區等小區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新建75座二類以上城市公共廁所、5處生活垃圾轉運站;創建2所示范性的殘疾人社區康復指導站、5所示范性的殘疾人社區康復站,舉辦5場殘疾人招聘會;解決辦鎮108項民生實事…… “德潤槐蔭·文明興區”的定位和目標,已融入泉城西部城區的血脈,在平凡細微處積蓄和傳遞著一股“向善”的力量,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記者 牛遠飛)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鄲城:"三位一體"網絡全覆蓋 德育實踐活動貫穿始終
已是最后一篇
-
鄲城:"三位一體"網絡全覆蓋 德育實踐活動貫穿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