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前,河北省唐山市開始堅持舉辦“月評學雷鋒十佳事跡”,從此,“志愿紅”逐漸在大街小巷星火燎原。
現如今,“文明標兵”周周涌現,“最美人物”常態化發布,榜樣的力量凝成這座英雄城市的最美風景線:“最美出租車司機”免費接送市民到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祭奠,“最美教師”扎根基層用愛心托起鄉村孩子的夢想,“最美志愿者”傾力幫扶空巢老人和殘疾病困兒童……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踏上新征程,唐山市將繼續常態化推選發布“文明標兵”“最美人物”,截至10月25日,全市共發布了80名“周文明標兵”和80名“最美人物”。
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
日前,萬達小學五年級的孩子們早早來到鳳凰山公園,參加唐山市“文明標兵”大集活動。孩子們聆聽標兵事跡,和他們合影留念,為英雄城市涌現出來的榜樣們點贊。
這是一場特殊的“大集”,“文明標兵”事跡展牌錯落排放,展示了各行各業涌現出來的道德榜樣:有車禍現場勇救母女3人的排灌站站長,有街頭跪地救人的白衣天使,有勇救落水兒童的“最美光頭哥”,有創辦“愛心教室”的出租車司機……
“這些標兵們以無私奉獻譜寫人間大愛,以無畏義舉彰顯社會正氣,以無限真情傳播文明風尚。通過學習文明標兵事跡,我們更應該努力踐行文明禮儀,弘揚文明新風,為進一步擦亮‘英雄城市 大愛唐山’品牌貢獻自己的力量。”說到這,高雨彤和同學們鄭重地在文明標兵的事跡展示牌上貼上了“點贊貼”。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今年以來,唐山市在全市范圍開展“文明標兵”評選發布活動,目的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力推動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持續提升,充分展現城鄉居民良好精神風貌,進一步擦亮“英雄城市 大愛唐山”品牌,為加快實現“三個努力建成”“三個走在前列”宏偉目標凝聚磅礴精神力量和豐厚道德滋養。目前,全市已評選出了15期80名“周文明標兵”。
此前,唐山市已形成了“最美人物”“市級道德模范”以及“月評學雷鋒十佳事跡”“道德模范”等一系列好人好事的評選序列。這些典型人物有一個顯著特點——來自身邊。于群眾而言,身邊的道德模范更可信、可親,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評選中‘看不見、摸不著’的價值觀,源于唐山人民鑄就的‘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唐山市文明辦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歷經大地震劫難的唐山人更加懂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分量,心手相牽、守望相助早已成為他們最樸素的情感愿望。很多接受過無私援助的唐山人,便把關愛他人、投身公益化為報恩的方式,讓向善的種子在民間生根發芽。
探索科學評選“文明標兵”和“最美人物”機制
“城市發展,積累物質財富固然重要,但精神財富積累更不可少——它是一座城市的靈魂。”這一觀點,是唐山市民的共識。
如何積累一座城市的精神財富?唐山的做法之一是讓“最美”成為英雄城市的道德模范,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
如何科學評選“文明標兵”和“最美人物”?唐山市做了不少積極探索。
“參照中央文明辦道德模范評選類別,結合實際,唐山開展了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敬業奉獻、孝老愛親、誠實守信、自強不息等6類典型的文明標兵評選發布。”唐山市文明辦相關負責同志介紹。
在“文明標兵”的評選序列中,經組織推薦、群眾推薦或個人(集體組織)自薦,候選人進入推薦初評。各縣(市、區)文明委對本轄區組織推薦、群眾推薦、個人自薦的人選進行審核初評,市直單位在本單位進行審核把關。最后,擬推薦的人選要在本地、部門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唐山市文明辦相關負責同志表示,2022年度“文明標兵”評選發布活動將持續進行到年終,以“周文明標兵”“月文明標兵”“2022年度十大文明標兵”3個層級向社會發布。評選結束后,還將組建“唐山2022年度十大文明標兵”巡講團,深入學校、社區、企業、軍營、農村、機關等開展巡講活動,讓“文明標兵”的典型事跡在群眾中廣泛傳播。
不同等次的“文明標兵”,不同禮遇的榮譽授予。最高等級“唐山2022年度十大文明標兵”“年度文明標兵提名獎”的獲得者將收獲“六個一”禮遇:一張公交優惠乘坐卡、一份書畫藝術品、一份意外傷害險、一張唐山境內景區免費券、一次免費體檢和一份下年度《唐山勞動日報》,以此提升獲獎者的榮譽感和幸福感。
“最美出租車司機”“最美志愿者”“最美環衛工人”……今年以來,唐山市開展的“最美人物發布廳”弘揚凡人善舉,謳歌平民英雄,按照行業主管的原則由市直有關部門對主管行業“最美人物”進行推選、審核、公示。截至10月25日,該項評選已發布了80位來自8個不同行業的“最美人物”。
見賢思齊、爭做先鋒的新風尚,正在普通市民間廣泛傳播
今年夏天,一則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一名孩童身體懸在3層防盜欄外,險象環生。“托舉哥”只身爬上2層防盜欄頂部,用手托起孩童的身體,直至其被安全救出。這位事了拂衣而去的“托舉哥”到底是誰?
不久,河鋼集團唐鋼公司的工友認出了“托舉哥”正是公司信息自動化部職工老劉。原來,6月26日這天,58歲的老劉發現一名孩童身體懸于3層防盜欄外,其家人在室內抓住孩童,卻無法將其救出,非常危險。他當即囑咐愛人報警求援,隨后縱身而上,徒手攀爬上2層防盜欄頂部,一手扶著欄桿,一手托起孩童的身體,直至孩童被成功營救。因為這場大愛救援,他獲得了唐山2022年度首期“周文明標兵”的榮譽稱號。
“文明標兵”和“最美人物”的事跡會感動更多的人,道德新風尚,正在普通市民間廣泛傳播。
“在唐山,公交車司機看到老人上車,會等到老人坐穩后才緩緩開動。”市民尹先生說。
“在站前路,掃地很輕松,因為垃圾落地的少,文明氛圍影響著所有的人。以前市民有亂丟煙頭的習慣,現在看到地面這么干凈,周圍的人這么自律,誰還好意思亂扔煙頭?”環衛工人老侯說。
“在南湖景區,光影水舞秀自從6月12日向廣大市民開放后,每天都能迎來上千名游客。散場時,觀眾席上總是干干凈凈。”唐山文旅集團南湖景觀負責同志說。
文明之美,美在廣袤,美在雋永。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將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2023年度‘文明標兵’和‘最美人物’的評選將走向常態化,線上在唐山文明網、‘大愛唐山’公眾號上開辟專欄,線下在人民公園、勞動公園開辟宣傳陣地,使道德模范的事跡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讓先進典型更好地鼓舞人、激勵人、感染人。”唐山市文明辦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河北日報 記者劉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