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陽縣城利民衛生室的主人是一位雙腿殘疾的女醫生,名叫阮源源。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曾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和愛護。為了回報社會,阮源源的衛生室以“利民”為宗旨,凡殘疾人、五保戶、軍烈屬、對國家有突出貢獻者,咨詢、診斷、針灸一律不收費,對特殊困難患者吃藥也免費。阮源源的感恩實踐,感動了鄉里鄉親,被大家譽為“淮陽好人”。 為了幫助更多的患者,每年農歷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以及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太昊陵古廟會期間,阮源源都會坐著輪椅去太昊陵設立義務醫療服務點,為四面八方的病人義診。不管是炎夏酷暑,還是寒冬臘月,這樣的義診活動20多年來從未間斷。 從縣城到廟會所在地太昊陵有兩里地遠,且有高橋石階,阮源源坐著輪椅極為難走。太昊陵的“午門”和“太極門”都是石階,阮源源只能跪著一級一級向上爬。每逢陰雨天,她一身汗水,半身泥水;碰到天寒地凍天氣,更給她的行動帶來困難。一次,她坐著輪椅走到北小關的神龍橋時,好不容易爬到橋頂,輪椅卻被滑翻,她順著橋坡一直滾到湖邊,幸好被小樹擋住,才沒滾到湖里。好心的過路人把她扶上輪椅,問明情況后說:“這樣的天氣,你不圖吃、不圖喝、不要一分錢,何必呢!”她謝過路人,依舊到太昊陵義診。20多年來,她已記不清在太昊陵廟會上義診過多少病人。 淮陽縣臨蔡鄉有位有腦炎后遺癥的6歲男童,胳膊致殘,大小便失禁,跑了不少醫院也沒治好,家中一貧如洗。來到利民衛生室后,阮源源免費為他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口針療法和藥物配合,男童逐漸恢復了說話能力,病情向好處發展?;搓柨h城關鎮一個姓蘭的老婆婆,年過花甲,生活困難。蘭老婆婆由于操勞過度,落下一身疾病,病一犯她就去找阮源源,阮源源給她針灸、拿藥,從不收費。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作為一名長期困守在輪椅上的殘疾人,阮源源日子雖然過得清苦,卻不愿接受政府給予的最低生活保障,她還多次向困難同胞捐款、捐物,救助失學兒童。阮源源很知足,她覺得這樣的生活更實在,更有價值。(記者 王海磬) |
- 上一篇:
-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國好人榜
已是第一篇
-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國好人榜
- 下一篇:
-
“好人區”是怎樣煉成的?
已是最后一篇
-
“好人區”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