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時代呼喚道德進步,公眾期待好人社會。2011年初,沛縣縣委、縣政府在全縣深入開展“好人沛縣”建設活動,由縣紀委牽頭,在全國率先提出并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實踐和黨風政風民風互促并進的新路子,成為全國好人文化、廉政文化建設中一朵盛開的奇葩。請看來自沛縣的報道—— 一個好人,一盞明燈,詮釋著真善美,昭示著無疆真愛;一個故事,一種力量,折射出時代光芒,引領著社會文明。2011年以來,楊屯鎮在“好人沛縣”建設中,先后有3人榮登“沛縣好人榜”;85人入選“楊屯村級好人榜”。一個“好人帶好人、人人爭做好人、好人有好報”的濃厚氛圍正在形成。 為使“好人沛縣”建設之樹 “四季常青”,該鎮運用標語、板報、廣播、櫥窗、網絡等多種媒介,大力宣傳沛縣全國道德模范張公蘭、“中國好人”劉慶超、孫沛麗以及本鎮青年張蘇東等一大批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同時鎮紀委對不良社會風氣曝光,形成強大的輿論氛圍。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輻射、引領作用,使群眾學有榜樣、趕有標兵。開展“十佳好人、十佳村官、十佳文明家庭、十佳媳婦、十佳婆婆”五個“十佳”系列評選表彰活動。健全評比標準、豐富評選內容、完善評選方法,并把月評、季評與年終評比緊密結合起來,把評選活動打造成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強力引擎。 從去年至今,有3位楊屯人榮登“沛縣好人榜”,每一位好人模范,每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都折射著時代的光輝,記錄著精神的高度。 張蘇東, 20歲。5年前他押車回家途中發現一位不省人事的老人,毫不猶豫地下車救助。司機發現老人身上有許多現金,勸他把錢拿走,他毅然拒絕。為給老人取暖,他拿來自己的被子給老人蓋上,直到老人的家人趕來才離開。去年8月,全縣清理不良貸款,他與家人東湊西借、變賣家產,還清了父親生前欠下的10多萬貸款,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誠實守信的深刻內涵。 劉慶亞, 42歲,楊屯鎮劉莊村村民。他白手起家創辦千頭生態養豬場。他關心熱愛體育事業,為給備戰倫敦奧運會和第12屆全運會的運動健兒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他將3噸經嚴格檢驗檢疫、價值11萬元的生態豬肉無償捐至國家體育總局。 卞迎秋, 40歲。自1991年結婚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主動承擔起照料80多歲奶奶的義務,為老人打理起居、送醫拿藥、端屎端尿從無怨言,20年悉心呵護傳為美談。 好人精神為楊屯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全鎮實現了經濟社會民生總量指標進位、速度指標領先、結構質量指標提升的目標。好人花開日,揚帆起航時。楊屯鎮好人建設活動的深化和拓展,必將更加有力地助推濱湖小城乘風遠航?。ㄐ羵骼?賈春雷 宋新) |
- 上一篇:
-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國好人榜
已是第一篇
-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國好人榜
- 下一篇:
-
菊美多吉 被雪山銘記的好鄉長
已是最后一篇
-
菊美多吉 被雪山銘記的好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