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村民張天歡,在丈夫因車禍離開人世后,8年如一日精心贍養殘疾的公公和婆婆,用柔弱的身軀艱難地撐起了一個困難家庭。這個溫暖了無數國人的故事最早是從成都“百姓故事會”上傳播開的。 2012年2月底,成都市全面啟動“百姓故事會”活動。“百姓故事會”與“法制大講堂”、“全民太極拳”一起,被成都市委確定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化基層宣傳工作的三大活動。 “百姓故事會”緊緊圍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以“傳播主流價值、豐富文化生活、提升文明素養、展示成都精神”為目的,內容包括基層現場故事會、百姓故事會PK賽、百姓網絡故事會等五個主題活動。 “‘百姓故事會’的主角是廣大人民群眾,故事會堅持以講述身邊的真人真事為核心內容,讓百姓自己講自己的故事。在這個平臺上,每個平凡的個體,都可能是不平凡的主角。”成都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目前,全市3300多個村(社區)累計開展“百姓故事會”活動27000余場次,共有1000萬人次參與,全市整理、挖掘身邊真實感人故事1000余個,其中49人入選“中國好人榜”。 為進一步提升“百姓故事會”的影響力,2012年9月,成都市啟動了“我是故事王——百姓故事會PK賽”,以電視選秀模式,面向社會廣泛征集老百姓身邊最優秀的“故事達人”,最終競逐“成都故事王”頭銜。活動吸引了3000多名來自基層的講故事能手踴躍參與。 37年來救起18名落水者的“救水女俠”吳永秀;在緊急時刻把公交車當成救護車,搶救病危孩子的公交車司機吳文輝;照顧生病媽媽,撐起一個家庭的15歲女孩路玉婷;面對乘客遺失的價值150萬元的黃金首飾,毫不動心并歸還乘客的出租車司機曾文華……一組組鮮活的故事,凸顯了生命的意義、生活的真諦,促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 成都市委提出,要將“百姓故事會”活動作為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大力培養“愛國、守法、文明、誠信”現代公民的有效途徑;作為成都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典范區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重要載體,著力將其打造成為又一個新興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品牌。(記者危兆蓋、李曉東)
·百姓故事會 濃縮記憶 講述成都變遷
·用曲藝講故事 特別故事會讓居民叫好 金錢板、清音、車燈,老成都民間曲藝一一呈現,精彩的表演中,一個個故事讓人在笑聲中獲得感悟、深思。和其他百姓故事會不同的是,本場故事會講述方式獨具一格,全部采用老成都曲藝進行講述。清音、車燈、金錢板、音樂快板……這些曲藝故事都是高新區居民業余創作的,故事內容也都源于居民生活。金錢板《幸福高新》,講述的是一戶普通的高新居民的生活變遷;清音《多彩夕陽》,用川劇唱腔講述了肖家河轄區老年人的文藝生活;《我的父親》則以音樂快板的方式進行講述,親切熟悉的老成都方言配合舒緩的音樂,讓人感動。 [點擊詳細] |
- 上一篇:
-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國好人榜
已是第一篇
-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國好人榜
- 下一篇:
-
佳木斯的“麗莉年”(年終報道·12城的2012④)
已是最后一篇
-
佳木斯的“麗莉年”(年終報道·12城的2012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