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乃至全國,東莞都不是一座很大的城市;而在東莞,橫瀝從人口規模、經濟實力甚至名氣等各方面來講,也不算突出。然而近年來,橫瀝鎮廣泛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先后涌現出全國十大社工人物徐祥齡、全國農民工人大代表曾香桂、廣東好人張揚錦等各類道德模范32人,形成了“好人接力”“好人森林”效應。 要發展經濟,也要精神文明:“道德沃土”孕育“好人好事” 2014年10月3日晚,橫瀝鎮華潤商場門口發生一起搶劫案,陳四平和覃官玉兩名群眾先后挺身而出,奮力制服歹徒而身受重傷。 他們僅是橫瀝近年來涌現出的眾多好人之一。“橫瀝目前戶籍人口近4萬,外來人口近20萬。本地人與外地人如何打破隔閡、互動融合,實現社會和諧?”橫瀝鎮黨委書記陳錫穩自問自答,橫瀝尤其重視深入挖掘宣傳道德模范,將橫瀝誠信淳樸的民風傳承與大愛精神相結合,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群眾生活和城市血脈,培道德沃土,育好人好事。 87歲的“牛經紀”錦叔便是橫瀝好人精神的代表,他以童叟無欺、誠實守信創下了“相牛74載零投訴”的完美紀錄。 要弘揚善德,更要創新治理:從“一個好人”變成“大愛社會” 要讓一個好人變成一群好人,從而形成好人接力,大愛人物層出不窮,除了要弘揚善德,還得從體制機制上創新社會治理,基于愛心、奉獻、責任,共建多元共治、協同管理、自我服務的社會結構。“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它不僅要建設好城市,更重要的是造就居民的幸福生活。”陳錫穩說。 橫瀝積極引入民間資本、公共資源、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參與,打造多元化社區服務平臺;還著力提升社區自治化水平,引導老干部、老教師、道德模范和社會公益人士積極投身社區服務,促進公共服務供給多元化,建成一個個新老東莞人和諧共治的樣板社區。 2014年,橫瀝鎮實現生產總值90億元,增幅位居東莞市第一。“實踐證明,兩個文明建設是辯證統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完全能夠實現比翼齊飛。”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潘新潮感慨。(賀林平 陸章輝)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首都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王萬仁老師去世
已是最后一篇
-
首都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王萬仁老師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