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拗九節是福州獨有的“敬老節”,2016年3月7日上午,林則徐小學小少木志愿團隊的志愿者們,陪社區空巢老人參觀福州三坊七巷,尋找曾經記憶,感受日新月異的變化,共同歡度溫馨的節日,傳遞著對于老年人濃濃的敬意。拍攝:東南快報-寇思琴 供稿單位:鼓樓區委文明辦
-
9月老人節前夕,浙江南屏鄉邀請了攝影師來為鄉里的金婚老人拍照。老太太這輩子還沒和老伴拍過合照,在大家面前不好意思起來。老人們久居山區,因為交通的不便,顯少出山,對大多數的老人來說,都沒有機會拍照。攝影:張清秀 供稿單位:浙江文明網
-
2016年3月天津市和平區開通了“和平社區”微信公眾平臺。微信公眾平臺包括“美麗社區”“經驗寶典”“知識普及”三個板塊,進一步方便居民衣食住行,居民生活出現問題或者需要志愿者幫助解決問題時,能夠迅速以點對點方式解決問題。攝影:何成 供稿單位:天津和平文明網
-
2016年6月1日,上海奉賢區金水苑小學滬劇班和工藝美術班的學生們來到結對孤老的家里慰問,孩子們的手工禮物與滬劇表演為奶奶帶去了暖暖的問候和滿滿的愛心。老少歡聚一堂一起度過了一個特殊而有意義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攝影:王菊萍 供稿單位:奉賢文明網
-
2016年7月28日,安順市西秀區本寨村,兩位屯堡小嬢嬢從村外回來,一路上喜笑顏開,交談著今天到下九溪村去賞菏花的事情。近年來安順著力打造美麗鄉村,開展新型城鎮化建設,使農村的人居環境得到普遍改善,鄉村更美了,生活更好了。攝影:張韜 供稿單位:安順文明網
-
2016年7月29日,張家港首屆市民攝影季暨快拍港城人文攝影巡展在沙洲公園展出。此次影展共展出近百幅作品,作品大都是市民們拍攝的身邊趣事,無論展出形式和作品內容都很接地氣,深受百姓歡迎。攝影:石小蛟 供稿單位:張家港文明網
-
2016年8月9日農歷七夕。吉林長春一對年輕人來到婚姻登記處登記結婚,花式情侶短袖,讓他們格外引人注意。隨著“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深入人心,人們對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中國的“情人節”登記結婚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攝影:李煦 供稿單位:吉林省文明網
-
2016年9月14日,白家莊小學學生來到北京民俗博物館體驗中秋民俗,他們在月餅師傅的指導下學習制作月餅。因制作時,月餅和模具粘得很緊,所以要敲打模具使月餅掉出來,稱之為“打月餅”。攝影:李佩 供稿單位:北京朝陽文明網
-
2016年9月26日,臨近國慶節,鄂爾多斯達拉特旗林原村64歲的村民徐賴女,在自己院子里插上國旗。2016年國慶節期間,鄂爾多斯城市街頭和農村院落,很多地方都插上了五星紅旗,人們以此表達深深的愛國情懷。攝影:賀圓 供稿單位:鄂爾多斯文明網
-
2016年4月9日上午,揚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居民正在微型“漂流書屋”前交換圖書閱讀。當日,該區主題為“書香滿城——傳播知識、傳遞愛心、考驗誠信”的微型“漂流書屋”投放公益活動在蝶湖公園廣場啟動。攝影:莊文斌 供稿單位:揚州文明網
-
南京挹江門街道為抗戰老兵過百歲生日歡度重陽。供稿單位:南京文明網
-
臨沂9月14日,郯城縣勝利鎮貿易莊村86歲的于增貴老人高興地領到110元的“孝心養老金”。供圖單位:臨沂文明網
-
2016年12月7日是農歷大雪節氣,宜昌150名一線環衛工人聚在一起免費享用美味佳肴。在寒冷的冬日里,不僅溫暖了他們的身體,更溫暖了他們的心靈,傳遞了社會的愛心和正能量。環衛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師”,他們每天起早貪黑、風吹日曬。攝影:付蓓蓓 供稿單位:宜昌文明網
-
2016年11月4日上午,湛江赤坎區舉行創文志愿服務暨創文巡訪督導隊成立活動,發動社會各界志愿服務力量,組建成立了近300名巡訪員的創文巡訪督導隊。巡訪隊由中共黨員隊、“五老”志愿隊、紅領巾隊及基層街道社區等14支隊伍組成。攝影:林石湛 供稿單位:湛江文明網
-
2016年10月25日,沈陽市和平區“弘揚家教家風 樹立家國情懷”主題活動優秀作品展迎來了參觀者。現場展出了104位社區居民創作的書法、繪畫等作品300余幅,這些作品散發著濃郁的“家的味道”,展現了獨具特色的遼寧“家文化”。攝影:喬羽 供稿單位:遼寧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