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月27日電(仇逸、吳振東)大年初五9點剛過,上海徐匯區斜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朱蘭就帶上心電儀、聽診器等,來到江南新村小區,給這里的老人巡診。
在江南一村45號501室,77歲的王杏琳已等在門口,朱蘭熱情地跟老人打過招呼后,為老人測量了血壓。王杏琳患有高血壓病,經常感到頭昏目眩。朱蘭囑咐老人要繼續按時吃降壓藥,飲食要再清淡一點。
為方便家庭醫生和社區簽約家庭聯系,斜土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給家庭醫生專門配了一部手機。從除夕到年初五,朱蘭的這部“接診熱線”響了不下十次。
“家庭醫生可親又可信”、“老百姓真需要”,這是記者在采訪中聽到的評價。“我家老伴是腦梗患者,曾經右半邊身體癱瘓,連自己舉勺子喝口粥都做不到,在家庭醫生幫助下,經過康復訓練,現在能自己走動走動,家里人都非常高興。”家住日暉新城的周雪芬告訴記者,“朱醫生常常到我家來看看,晚上哪怕到了10點、11點,身體不舒服或者服藥有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打電話去問,她會仔細和你說清楚。”
家住茶陵路159弄的吳俊今年64歲,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是社區第一批簽約接受家庭醫生服務的居民之一,“我在大醫院看病,排幾個小時的隊、醫生看病的時間不過5分鐘。一年多前,我和朱醫生‘簽約結對’,她告訴我如何按時、科學地服藥,檢查報告出來后她一項項給我講解,服務很貼心。”
像朱蘭這樣的家庭醫生在斜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15位,根據準入條件,他們必須是至少有三年社區工作經驗的全科醫生,掌握大多數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的基本規范診療技術等。家庭醫生負責為居民建立和管理電子健康檔案,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詢、預約門診和雙向轉診等服務。新春佳節,朱蘭和她的同事通過特制的賀卡將健康問候送到各自簽約的居民手中。
與此同時,社區的家庭醫生門診每天有人值班。家庭醫生還通過熱線電話,實時和居民交流信息,通過博客、微博等開展工作,進行健康教育。
“讓病人隨時隨地能找到,家庭醫生的手機對簽約家庭全天候開放,要通過自己的服務品質吸引居民簽約,像朱蘭這樣的家庭醫生簽約已經滿員,達到一千戶之多。”徐匯區衛生局局長劉詩強說。
記者從上海市衛生局了解到,2011年上海共在10個區7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17家服務站和281家村衛生室全面開展家庭醫生試點,共有934名注冊全科醫師擔任了家庭醫生,其中主治全科醫師658名,郊區另有476名鄉村醫生參與試點。如今,上海已有約20萬戶家庭、50萬居民享有家庭醫生提供的健康服務。
- 上一篇:
-
廣西山區“老師媽媽”周鳳蘭溫曖的春節
已是第一篇
-
廣西山區“老師媽媽”周鳳蘭溫曖的春節
- 下一篇:
-
減畜不減收:“草原新政”讓內蒙古草原牧民受益
已是最后一篇
-
減畜不減收:“草原新政”讓內蒙古草原牧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