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通過貨幣化安置提高棚改效率
山城的新春,寒意依然撲面而來。一大早,家住重慶市九龍坡區中梁山街道斌鑫小區的毛熙華大爺就忙開了……
“沒想到搬新房愿望這么快就實現了!你看,鍋碗瓢盆都是新買的。”打量著元旦剛搬進的新家,毛大爺掩飾不住心頭的高興勁兒:雪白的地板磚、定做的實木家具,電視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窗戶上貼著的大紅福字,更是看得人心里暖暖的……
毛熙華原來的家在輪胎廠家屬區,是老國企的棚戶區,上世紀70年代初建的房子。毛熙華家住底層,房子采光不好,白天都得開燈,蚊子老鼠多,一到夏天還返潮,“現在好了,頂層采光好,視野開闊,小區綠化好,公交車站、超市、公園就在旁邊,生活很方便。”
毛熙華的經歷正是重慶棚改的一個縮影。2013年8月,重慶市啟動城市棚戶區改造工作,計劃用5年時間改造完成涉及35個區縣、426個片區及部分零星房屋,改造總量為1726.65萬平方米、約17.67萬戶。截至去年12月底,累計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753.17萬平方米、6.55萬戶,惠及群眾20余萬人。
棚戶區改造,大伙最關心“怎么安置”。為縮短安置周期、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重慶在2013年啟動城市棚戶區改造工作之初,就明確不再新建城市棚改安置住房,積極引導棚改群眾選擇貨幣化安置,同時引導居民手中的補償資金及時流向市場,消化市場存量。
錢從哪里來?為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國家開發銀行在全國范圍內對棚戶區改造發放專項政策性貸款。目前,重慶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已累計獲棚改專項貸款授信350.4億元,現已發放至相關區縣的貸款資金達126億元,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資金難題。
毛熙華對貨幣化安置這種做法頗為認可。他的老房子經過評估補了44.6萬元,補償款一到位,他立馬在兒子居住的小區買了一套房。“回遷安置的小區往往位置偏遠,配套設施不盡完善,建設周期也長。現在政府補錢,個人挑小區、挑房子,可選擇余地大,還不用等……”毛大爺說。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重慶城市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高達82%。去年下半年,重慶市政府正式出臺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并搭建主城區范圍內統一的房源信息平臺,整合統籌市場存量房,確定更為優惠的價格,再利用大數據平臺進行展示。城市棚改群眾可以在平臺上自主挑選商品房,并享受相關稅費減免。(李 堅)
- 上一篇:
-
春節:哪些“奇葩禁忌”正在被突破?
已是第一篇
-
春節:哪些“奇葩禁忌”正在被突破?
- 下一篇:
-
山東安丘:雞唱磨山創業忙
已是最后一篇
-
山東安丘:雞唱磨山創業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