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醫改
2月4日清晨,北京朝陽醫院掛號大廳,人雖眾多,但隊伍有序快速前行。由于預約掛號、雙休日門診等措施的實行,工作日忙碌得無法脫身的上班族能夠在周末幫自己、帶父母或者領孩子來看看大夫。
“有電話、上網等近8種預約方式,12周之內都行,其中復診預約率超過40%。假如不是特別緊俏的專家號,一般來講普通號一周之內都能掛上。”掛號室里幾乎在一刻不停接電話的掛號員薛翠花插空兒告訴記者。據介紹,北京市在2011年7月取消預約掛號費、66家三甲醫院全面推行預約掛號服務之后,預約掛號大量增加,也越來越成為人們掛號的首選。
掛號更加便利,再加上實施雙休日門診,醫生們變得更加忙碌。四樓呼吸科,副主任醫師葉俏正在給一位哮喘病人看病,問詢、察看病情、開藥,平均下來一個患者5分鐘,但門診室外仍然有著二三十位待診的患者。“病人的需求都要盡量去滿足,畢竟周末來醫院對上班的人來講比較方便。但是由于流量太大,我們也建議病情輕微的患者到社區醫院看病拿藥。”忙得顧不上喝水的葉俏,聲音有些嘶啞。
病房樓心臟中心,75歲的張秀芬馬上就要出院了,護士刑宇在給張奶奶完成日常的面部清潔、梳頭等清晨護理服務后,還不忘告訴她出院后應當如何飲食、運動。張秀芬感嘆道:“現在的醫院服務特別好,像打飯、打水等她們都幫我做了,特別細致,還經常告訴我一些保健的知識。”從清晨的潔面、口腔護理,到傍晚的泡腳、沐浴,再加上日常的疾病知識的普及等服務都是優質護理服務的一部分,刑宇告訴記者:“一入院我們就實行責任制,一個護士照顧6到9個病人,和以前比起來,現在的服務更細了,更加個性化。”有了護士的優質護理服務,很多病情較輕的患者就沒有再請護工,目前心臟中心的陪住率也從15%降至9%。
據北京市醫改辦主任韓曉芳介紹,自2009年啟動新一輪醫改以來,全市醫療衛生經費投入489億元,國家部署的和本市自行確定的共260項醫改任務全部落實。大醫院預約掛號、雙休日門診、雙向轉診、建立醫療服務共同體、布局調整等都取得顯著成效,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和服務能力明顯提升。(記者 魏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層 新風撲面來)聚焦醫改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層 新風撲面來)聚焦醫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