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詩句很優美,今日天津應更美”
“‘七十二沽春水活,午景聲中野桃開。’古人用這樣優美的詩句形容天津。如今我們一定要下定決心,花大力氣,改善空氣質量,建設生態天津。古人詩句很優美,今日天津應更美。” 3月9日,天津代表團開放日,天津市長黃興國代表話語坦誠。 當天,適逢今年以來北京最嚴重的沙塵天氣。生態環境成為開放日里代表們熱議的關鍵詞。 多位代表在發言中涉及環境問題。“濱海新區要的是含金量高的GDP,反映居民幸福指數的GDP”,在發言中,天津市副市長、濱海新區區長宗國英代表特別談到生態建設。 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志強代表認為,“天津經濟的科學率先發展,得益于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產業結構和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嚴格控制火電、鋼鐵、水泥等高污染、高耗能產業。” 天津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包景嶺代表的發言透露了更多信息:2012年末到2013年初我國沿海多城市出現了多次長時間大霧天氣,天津PM2.5最大小時值達到600微克/立方米。我們對PM2.5的研究才剛起步。 目前的研究成果顯示,在出現高濃度PM2.5值的時候,其中二次污染占的比例高達50%—60%。 為應對空氣污染,天津市出臺了12條舉措,這些措施包括:啟動機動車污染防治工作,實施了全市燃煤供熱鍋爐房改燃或并網改造等。這些措施實施以后,天津市區將成為無燃煤區,市區燃煤量減少470萬噸。 據了解,此前出臺的大氣污染治理措施,任務目標已經分解到天津各區縣和16個相關部門,實行監督檢查并考核。 “我們還將對各區縣環境質量改善情況進行排名,結果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包景嶺說。 “空氣污染問題群眾很關切,政府必須把這個問題解決好。12條針對性治理措施逐漸發力,相信天津的空氣質量將會明顯好轉。”黃興國說,“當然了,空氣是會串門的,各個城市都不能獨善其身,”天津將和北京、河北等兄弟省市協同合作聯手治理空氣污染。(記者 朱 虹) |
責任編輯:姚 杰
- 在線評論
- 相關報道
- 新聞聚焦
- 聯盟聯播
- 深度評論
- 專題活動
- 身邊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