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代表委員:閱讀是靜水流深進程 影響民族長遠精神走向
發表時間:2014-03-03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張媛、熊爭艷)“閱讀,是人類文化傳承和知識認知的過程,也是靜水流深、緩慢而深刻的進程,將影響社會、民族現實精神狀態和長遠精神走向。”全國政協委員、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3日對記者說。

  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去年公布的“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2012年中國(18—70周歲)人均閱讀量(紙質圖書)為4.39本,其中一大部分是教材教輔類圖書,對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的同類調查結果,我國人均閱讀量遠低于美國、日本和一些歐洲國家。

  “事實上全民閱讀狀況,在我國已被認為是判斷民族精神狀態優劣,衡量國民素質高低的重要指標。”聶震寧說。

  至于全民閱讀狀況不佳的原因,全國政協委員李東東說:“社會高速發展,生活節奏加快,人靜不下心來。”

  “當國家領導人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都在呼吁要‘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時,閱讀就不再是個人的事,而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雖顯得不那么急迫,但影響深遠。”聶震寧說。

  根據“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65.6%城市居民和73.2%農村居民認為當地應該舉辦閱讀活動。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李東東說。

  “我最近在讀的一本書是熊召政的《明朝大悲咒》,作者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這本書從古典文學深發出去,用很深入的思想來啟發讀者的智慧與心靈,里面還寫到了對于知識分子的看法,我推薦你去看。”全國人大代表趙季平對記者說。

  “中國古典文學經典和外國文學經典永遠值得我們重讀。”聶震寧說。

責任編輯:楊 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