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多部門都喊著辦公室不夠用,前幾年還有多個部門要建新的辦公樓。現在,我們不僅不需要新建辦公用房了,還盤活了國有資產,創造出經濟效益。”日前,記者在安徽省宣城市采訪時,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主任夏雪琦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宣城市大膽創新工作思路,落實中央關于清理辦公用房的工作要求。今年2月,宣城市對市直77個單位的辦公用房采取“騰退與調整共同推進”的方式,堅持性質相近單位之間相對集中、單位內部辦公相對集中的導向,要求單位辦公面積超標的必須清退,對用房緊張的單位給予補足,將職能相近的部門調整到一棟樓上辦公。 7月17日,記者在宣城市政務服務中心看到,這里的一層服務大廳有41個為民辦事服務窗口,而樓上有7家行政單位,每層樓的科室都是科長和科員集中在一間房子里辦公。政務服務中心主任唐宗義告訴記者:“政務服務中心大樓原先共有4家單位入駐,清理前,一個科室負責人的辦公室面積就達42平方米。當初也有人提議在辦公室內打隔斷,但這樣勢必會造成額外的財政支出,現在看來,集中辦公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辦事效率,也消除了各級領導間的攀比心理。” 記者隨后來到建設科技大廈,宣城市城管執法局局長許斌接受采訪時說:“我們現在有了回家的感覺,終于不用再到外面去租房辦公了。”記者了解到,城管局共有在編人員100多人,但長期沒有辦公地點,只能租房辦公,各科室分散在全市7個地點,工作極為不便。夏雪琦告訴記者,這座樓原先由市住建委和規劃局共用,辦公用房面積嚴重超標。兩部門通過整層成片騰退的方式,清退出近3000平方米辦公用房,市里將其中兩層樓整體交由市城管執法局使用。該樓層剩余的一個1000多平方米的會議室,則由全市所有市直單位共同使用。 目前,宣城市已將騰空的市國投公司辦公樓約2000平方米,交付新引進的浦發銀行,用于開展金融業務;廣德縣將老城區騰退的辦公用房移交國資委處置;寧國市將騰退的辦公大樓公開拍賣;涇縣將3棟辦公樓用于城市改造;績溪縣將騰退的辦公樓用于招商引資,發展總部經濟;旌德縣將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公安局辦公大樓,作為旅游景區用地,與周邊的文廟、文昌塔等古建筑形成一體,打造AAA級景區,對文物保護和旅游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記者 李陳續 蔡侗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