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8月10日電(記者葉含勇)“不嚴不實”是黨員干部作風的“傷疤”,也是專題教育整改的“靶子”。成都市啟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工作以來,聚焦“松、私、散,浮、庸、偽”六大頑癥,厲行整改求實效,建章立制促長效,積極探索常態化教育的有效途徑。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黃新初說,“松”表現在信念動搖、精神迷失;“私”表現在濫用權力、腐化墮落;“散”表現在法紀松弛、自行其是;“浮”表現在脫離群眾、好高騖遠;“庸”表現在為官不為、不敢擔當;“偽”表現在陽奉陰違、欺上瞞下。 針對上述癥結,成都首批派出4個巡察小組,重點巡視與群眾生活關聯度高、資源權力集中的領域,嚴查重處“四風”和貪腐問題,重拳打擊頂風違紀、明知故犯等行為。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以來,成都已立案查處“四風”問題案件384件,點名道姓通報曝光71件80人,市縣兩級共調整“軟班子”41個,不稱職干部84人。其中僅大邑縣1至5月就立案43件47人,通報典型案件15起,點名道姓曝光違紀人員19名。 除了巡視和案件查辦,成都緊扣突出問題加強建章立制,重點完善學習教育、權力運行、遵規守紀、政績考核、監督管理、廉潔自律等方面的制度機制,使“三嚴三實”見實效更促長效。 針對部分黨員干部精神“缺鈣”、行為偏向等通病,成都雙流縣在加強正面“補鈣”的同時,結合專題黨課,指名道姓點出全縣反面典型案例70余條次,警示各級領導干部引以為戒,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線。 為切實杜絕權力濫用,成都金堂縣全面梳理縣委職權清單,繪制權力運行“路線圖”,把縣委權力置于制度籠子里運行、陽光下作業。成都溫江區開發權力運行風險防控信息化平臺,探索以積極預防、系統治理實現決策全過程“可視可控”。 為矯正部分領導干部法紀松弛的老毛病,成都出臺新規,如要求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不得直接分管財務、工程項目、物資采購;“一把手”在工作時間離開工作所在地,須提前5天向上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或者分管領導書面報告等。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不必在任內”。為引導廣大干部用歷史的眼光來對待事業、看待政績,成都市堅決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因地制宜建設幸福美麗新村,持續推進北部舊城改造和城市水生態環境治理,其中,僅治水投入今年就超過30億元,同比增長近四成。 在成都市政務服務辦公室,一場將專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提升窗口服務質量的效能提升行動從年初持續至今。據該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共受理來電32.5萬余件,辦結率95.4%,受理來信3.4萬余件,辦結率95.7%,收到群眾表揚信551件。 對于成都新津縣新平鎮雙石村種糧大戶們來說,今年曬糧場地、周轉資金等難題比往年解決得快多了。據新津縣委組織部介紹,今年初,這個縣決定建立縣級領導、各部門、鄉鎮街道三級黨員干部帶隊定期到村和社區值班服務的制度,以切實解決民生難題,將“三嚴三實”落到實處。 為確保制度執行不走樣,新津縣細化82條操作規程,對值守走訪情況實行全程痕跡管理、效果紀實考評。截至目前,已累計解決民生問題8000多個,并對社保、耕?;稹⒂盟脷獾裙残詥栴}進行了專題研究、跟蹤督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