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西省探索與實踐看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新華社南昌5月3日電(記者華春雨 胡錦武) 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這是中央紀委提出的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中的第一種,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的具體化,體現了嚴管就是厚愛。 實際工作中,“咬耳朵”“扯袖子”提醒的是哪些內容,“紅紅臉”“出出汗”又會達到什么效果? 記者近日對江西省探索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進行了采訪。 傳導:落實責任的“加壓器” 不久前,南昌市南昌縣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殷紅光和局里分管黨風廉政建設的領導手機上,同時收到了縣紀委發來的一條短信—— “2015年1月以來,你局有4人違反工作紀律被問責,根據《南昌縣黨風廉政建設網格化監督管理工作責任落實信息處置辦法(試行)》,對你局進行紅色警示,責成局黨委召開民主生活會……” 4月11日,殷紅光在專題民主生活會上帶頭作了自我批評,并承諾要履行好主體責任,加強干部日常監督管理。其他班子成員結合分工,也作出深刻檢討,并承諾履行好“一崗雙責”要求,切實抓好機關干部作風。 下屬違紀被問責,領導也要作檢討,這僅僅是當地探索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的一種方式。 “這次‘紅臉’‘出汗’,讓我們全體班子成員都認識到,不僅業務工作要搞好,還必須高度重視全面從嚴治黨,提高落實主體責任的擔當精神,增強抓早抓小的意識,形成共同維護黨的紀律的合力。”殷紅光說。 江西省紀委副書記肖德福介紹,為著力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運用好第一種形態,江西普遍建立了約談制度,各級黨委都將其作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重要工作內容。 “省委書記、省紀委書記親自約談市委書記、市紀委書記,市委書記、市紀委書記也對下一級領導干部進行約談,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推動形成了黨委主抓、紀委具體負責,共同嚴明紀律的格局。”肖德福說。 提醒:防患未然的“防火墻” 2015年10月,江西省紀委駐省人社廳紀檢組在核查群眾反映的省人社廳某事業單位有關問題時,發現該單位主要負責同志3年來一直直接分管人、財、物,已經呈現一定的腐敗風險隱患。 注重抓早抓小,監督關口前移。按照實踐“四種形態”的要求,紀檢組負責同志找到這位負責人進行提醒談話。 紀檢組的同志在談話中不僅指出,黨政主要領導不要直接分管人、財、物,是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工作要求,也是促進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現實需要,還引述有關違紀案例,說明存在問題的危害。 “過去沒有把問題的嚴重性想深想透,沒有考慮過存在的紀律問題和風險隱患。”談起調整分工之后的工作情況,這位負責同志表示,不再直接分管人、財、物,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深入調研、確定思路等大問題上,組織上的提醒不僅是一種保護,更有利于單位長遠發展。 違法必先破紀,破紀又往往從違規開始。 實踐“四種形態”的過程中,江西立足早發現、早提醒,針對黨員干部工作、生活作風方面的一般性問題,違反廉潔自律規定方面的輕微問題,一定時期和范圍內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有針對性開展談話、函詢,及時教育警示,通過“咬耳”“扯袖”防止小錯釀成大禍。 據統計,去年9月中央紀委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提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以來,江西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函詢1258件(次),談話180(次),其中市廳級干部535(次),縣處級干部597(次),鄉科級干部235(次)。其中,給予組織處理195人,同比增長46.2%。 愛護:及時敲響的“警示鐘” “根據你違紀問題線索情況,我們與你進行嚴肅的談話,主要是通過談話的形式對群眾反映你的問題作一個初步了解”; “今天找你函詢談話,主要是從保護干部、關心干部的角度出發,對你進行教育、警醒,希望你能從中有所反思、有所觸動”…… 4月21日下午,撫州市紀委廉政教育中心內,市紀委副書記黃發高正在對市直單位一名領導干部進行談話。 問答、記錄,在談話材料上簽字、按手印……整個談話的程序一絲不茍。其間,被談話的干部數次陷入長時間的低頭沉思。 “在談話過程中,看得出來這名干部心情是忐忑的。”黃發高說,“這說明談話至少起到了觸動、警醒的作用,同時談話也提示他,組織和群眾等方方面面的監督無處不在,提醒他必須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對反映的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黃發高介紹,在被談話的干部就被反映的問題形成書面說明材料交到市紀委后,紀委還將進行綜合研判,決定是否啟動進一步的處理程序。 “實踐運用‘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種形態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教育的過程。”肖德福說,“在教育中我們始終注重貫徹兩個理念,一是把溫度貫穿教育的始終,二是把喚醒貫穿教育始終。” 按照這樣的理念,江西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在談話中,注重讓干部感受到組織的關心關愛和溫暖,使干部從內心接受組織的提醒和幫助,在執紀審查中,注意把喚醒貫穿始終,幫助干部認識錯誤、改正錯誤。 江西省紀委案件審理室主任程新生認為,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目的是為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改變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狀況,真正體現對黨員的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