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的前途命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重大戰略任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山東省煙臺市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著眼于群眾需要提出改革措施,依靠群眾力量推動改革落實,努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堅持科學發展,為群眾創造更多福祉。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我們必須在發展中改革、在改革中發展。就煙臺而言,就是要改革體制機制、增強社會活力、創新發展思路,重點做好向藍色拓展、向高端提升、向生態轉型三篇文章,打造經濟升級版。一是調整戰略布局。抓住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兩大國家級戰略在煙臺疊加實施的歷史機遇,打破區域分割,拆除行政藩籬,真正把具有新興、高端、生態特征的藍色經濟這個巨大增量做起來。二是推動轉型發展。堅持創新驅動和高端引領,堅持用現代服務業引領帶動傳統服務業、用現代農業改造提升傳統農業,推動產業向高端高質、經濟向質效雙優轉變。三是注重統籌協調。以與中科院合作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為契機,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新體系,實施功能區帶動戰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保障改善民生,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需求。一是保障惠民。圍繞解決好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等問題,完善落實促進民生改善的改革措施,每年集中辦一批為民服務實事,確保民生領域的財政投入年均遞增20%以上。二是文化樂民。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現代文化市場體系,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創建成果,打造膠東文化特別是膠東紅色文化龍頭城市,推動煙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三是穩定安民。以爭創全國綜合治理優秀城市“七連冠”為目標,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加強制度建設,構建社會公平正義的保障體系。公平正義是檢驗改革發展的重要尺度。我們堅持找出“最大公約數”、劃準“黃金分割線”,努力克服各種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保障權利公平,完善法律制度體系,促進司法公正,維護公民合法權益,建立健全公民享有和行使權利的體制機制;保障機會公平,取消不合理的準入限制,搭建和疏通更多上升通道,讓人民共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保障規則公平,通過科學合理的制度安排,在全社會營造嚴格按規則辦事的氛圍,讓潛規則失去土壤、沒有市場。 充分尊重民意,緊緊依靠群眾推動改革。民心所向就是改革的方向。我們堅持“開門搞改革”,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識、形成改革合力。一是發展基層民主。健全基層選舉、議事、問責等制度,創新基層民主監督機制,引導群眾在城鄉社區治理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二是廣泛聽取民意。建立完善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聽證和公示制度,凡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改革、重要決策都要聽取群眾意見、獲得群眾支持。暢通民意訴求渠道,發揮“村民說事室”“民生熱線”等平臺作用,讓老百姓話有處說、理有處講。三是尊重群眾首創精神。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暢通群眾參與渠道、完善群眾參與機制,讓群眾真正能夠參與到改革中來,匯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正能量。(作者:張江汀 為中共山東省煙臺市委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