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余曉潔 南辰)6日10時,北京國際飯店國際廳。
“雷鋒精神怎么學”討論之聲軒昂。賓館“90后”服務員開起了小差,端著水壺、杯子忘了送,廳邊沉思仔細聽。
“雷鋒,不是英雄是模范,是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和社會義務的模范公民。學雷鋒,要防止神圣化。雷鋒道德絕不是圣人的道德,是常人的道德。”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委員一開口,會場立即靜下來。
“講雷鋒的故事一定要真實,真實的他足以震懾人心。不需要善意‘塑造’,避免以善傷真。我們學雷鋒,就把他看作平常人,學他做尋常事,一日一日學,然后達到經常做。”他說。
“好!”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劉蘭芳委員“拍”地放下手中筆,亮出一嗓子。
“這尋常事怎么學?”坐在王興東委員左側,快人快語的著名主持人倪萍委員發問。
“這就要解剖雷鋒精神。22歲的雷鋒,一個真實鮮活的小伙兒。第一,作為舊社會的孤兒,他感恩報國;第二,沒有家把黨把社會當作家,他助人為樂。第三,干一行愛一行的螺絲釘精神;第四,也是當下最為重要的,勤儉節約。”
王興東委員是《離開雷鋒的日子》的編劇,曾深入雷鋒身前工作、學習過的地方。倪萍凝視著他,不住點頭。
“雷鋒就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平常人。《憲法》講公民有勞動的義務,他就去建設鞍鋼。《憲法》說公民有服兵役的義務,他就去當兵。他還是撫順市的人大代表,他把人民放在自己的心坎上。”王興東越說越激動,語速越來越快。
“所以,學雷峰不要復雜化,而要‘尋常化’。節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張紙,每個人都這么做,能保護多少青山綠水?”他說。
“現在很多人,只想到人人為我,想不到我為人人。其實,只有我為人人大于人人為我時,社會的愛才有剩余。另外,不光老百姓,官員也要學。官員、共產黨員要做好人民的勤務員,真正把老百姓的實際困難裝在你心上。否則,一面讓老百姓學雷鋒,一面貪官污吏不斷涌現,情何以堪?”
王興東的話被一陣發自肺腑的掌聲淹沒。
“我提議,興東寫個提案,我們小組每個人都聯名。”倪萍站起身呼吁道。
“其實,我們不光是學雷鋒,而是學像雷鋒這樣的人。比如干部要學孔繁森,群眾要學郭明義。”劉蘭芳說。
“建議全國政協組織一次全國學習雷鋒巡講。”中國文聯演藝中心主任、“金嗓子”郁鈞劍委員發言了。
“時代變了,學雷鋒光喊口號達不到預想效果。應該沉靜下來思考,雷鋒逝世50年,中國傳統文化5000年,雷鋒精神來自何方?雷鋒所作的一切,都可以從漫漫中國歷史找到相似的故事:孔融讓梨、囊螢映雪……”郁鈞劍說。
“傳承要靠熏陶,而非灌輸。前不久有個上海姑娘用年輕人喜歡的漫畫講述梅蘭芳,沒想到一下子賣出去1000多萬冊。學雷鋒也是一樣,要給孩子們講故事,善與美應該在生活的點滴之中。”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團長梅葆玖委員說。
- 上一篇:
-
代表建議設個“雷鋒獎” 享勞模待遇有悖雷鋒精神
已是第一篇
-
代表建議設個“雷鋒獎” 享勞模待遇有悖雷鋒精神
- 下一篇:
-
政協委員李德水:為錢不要良心 這還了得!
已是最后一篇
-
政協委員李德水:為錢不要良心 這還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