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藝術創作“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當下,主旋律創作和主流文化建設應走向何方,怎樣繼續堅持和弘揚,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小組討論中熱議的話題。
推陳出新——主流藝術應走向大眾
一直以來,歌劇、芭蕾、交響樂等藝術形式被奉為“高雅”而讓普通觀眾敬而遠之,本從大眾中來的戲曲也漸被視為小眾藝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林文增對這種認識很不認可。他說,歌劇是衡量一個國家舞臺藝術創作總體水平的重要標志,但中國歌劇目前面臨著不少問題:首先,歌劇創作中急功近利的不良傾向,導致新戲不斷卻好戲難見;其次,歌劇的“高雅”及“小眾藝術”特征被片面夸大,劇目往往不經科學論證便草率上馬,而且一味追求大投資、大制作,上演后卻反響一般,甚至入不敷出;第三,雖然國家及地方逐漸加大對歌劇藝術創作的重視與投入,但與院團創演優秀劇目及“走出去”等方面的實際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導致院團難以專注于藝術生產。
在中國經典歌劇創新方面,全國政協委員、女高音歌唱家孫麗英表示:“現代人接觸的媒體多了,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要讓經典作品吸引人,就要多采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傳統劇目從舞美等多方面進行內容和形式的創新。”有一次演出歌劇《黨的女兒》,受舞臺燈光等條件限制,劇院因地制宜,在舞臺幕布上使用了LED顯示屏,將老電影畫面和現代音樂電視以及實景拍攝的畫面剪輯組成背景。孫麗英認為那場演出效果非常好,觀眾借助多媒體技術更好地體會到了劇作傳遞的主題思想。
全國政協委員、舞蹈家劉敏認為,藝術家應該懷著干凈、安靜的心態去創新。“創新不是盲目的,是謹慎的。只有對你所掌握的藝術形式熟練駕馭之后,才能真正從藝術中有所體悟,才會具備真正的藝術創新能力。”劉敏說。
構建體系 ——有關資源整合的建議
“目前美術創作等學術活動空前繁榮,主旋律美術發揮主導性作用,中國美術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加強,美術產業已成為熱門文化產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認為,主流美術創作發展迎來了非常好的機遇,但美術界近年來也存在令人擔憂的現象與問題,如價值判斷標準不夠明確、教育產業盲目擴大使藝術教育質量滑坡、藝術盲目投資產生藝術產業泡沫等。劉大為建議,加大包括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在內的主流美術創作的支持投入,研究和建設具有中國藝術精神并體現人類藝術發展方向的核心價值觀念與體系;提高中國美術“走出去”的質量,加強對外展覽的管理,成立國家藝術展覽專家委員會;建立鑒定、評估、保險、托管和監管等有關藝術產業的配套機制,加強藝術家著作權利益保護,為藝術要素和資本要素的有機對接提供嚴謹、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
針對地方美術館、博物館建設蓬勃發展的形勢,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靳尚誼提出,要做好新建美術館和博物館的資源整合。“國家博物館由原來的歷史博物館和革命博物館合并而來,定位是歷史和古代藝術陳列。這樣,是否可以整合故宮博物院的優勢資源?比如把故宮博物院的歷代優秀畫家作品放到國家博物館展出,故宮博物院則定位為展出皇家收藏的宮廷博物館。又如中國美術館可以定位為展出20世紀以來的繪畫藝術。在準確定位和充分整合資源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發揮美術館和博物館的作用,使我們的文化建設繼續向前推進。”靳尚誼說。
中國創造 ——增強主流文化吸引力
推動中國主流文化“走出去”,有效提煉中國特色文化的獨特魅力,也是委員們樂于談論的話題。“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必須立足于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力量。”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郝時遠表示,在現代文化的國際互動中,中國文化的吸引力目前仍局限于傳統范疇的“中國元素”。郝時遠認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關鍵,是增強中國特色主流文化的吸引力、闡釋力和說服力。
執導過《第一書記》和《郭明義》兩部主旋律電影的陳國星委員表示,拍攝主旋律電影要強調電影人的時代責任。在創作中,要注意依托對生活本質的尊重和個人內心情懷的尊重,從而創作出能得到觀眾廣泛認可的銀幕形象;在拍攝真實模范人物時,要注重對靈魂的挖掘和對人性的反思,而不是局限在對英模事跡的歌頌上;要在電影中體現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強化責任 ——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關鍵在于文藝人才。在弘揚主旋律文化的過程中,培養一批思想過硬、業務過硬的文藝人才十分必要。對此,委員們也結合自身經驗給出了不同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劉蘭芳呼吁,要努力培養造就文藝界名家大師,盡快推動實施國家文藝榮典制度和文化名家工程;加大對文藝界優秀典型的宣傳力度,學習踐行《中國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公約》,弘揚崇德尚藝的良好風尚;加強對體制外文藝人才的培養,在就業、創作等方面給予體制外文藝工作者一定的扶持、資助;在一些藝術領域建立傳承人制度;加強青少年藝術教育等。
宋春麗委員則對影視從業者勞動負荷過重、作品質量不高,以及行業中的急功近利、浮躁淺薄、低俗媚俗甚至夾帶行幫現象等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盡快制定符合影視行業規律的法規、規范;提高行業的準入門檻,嚴格資質審核;強化從業者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其文明自律和自我維權意識等。
對于目前戲曲界后繼乏人、缺乏高端人才,戲曲藝術教育不符合藝術人才培育規律,戲曲人才成長的關鍵階段——戲曲中專教學嚴重弱化等問題,馬博敏委員認為,戲曲界過度強調學歷,忽略嚴格訓練,違背了戲曲教育規律。為了更好地培養戲曲人才,馬博敏建議,由教育部牽頭,會同文化部盡快組織專家班子對全國各地戲曲院校狀況進行一次深入調研;在全國選兩三個院校,試行獨立建制的大中專十年一貫制的戲曲高等學府。(記者 胡 芳 李 琤 宋佳煊 王立元)
- 上一篇:
-
訪全國政協委員吳為山 為社會留下更多的文化記憶
已是第一篇
-
訪全國政協委員吳為山 為社會留下更多的文化記憶
- 下一篇:
-
委員獻言文化強國:莫用經濟定勢建設文化
已是最后一篇
-
委員獻言文化強國:莫用經濟定勢建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