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基層變遷] 靠技術堆高糧垛
發表時間:2012-07-19   來源:光明日報

正在收麥子的通渭農民滿臉喜悅。郭紅松繪

  甘肅省通渭縣曾經是有名的“缺糧大縣”,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出現過大面積饑荒,直到80年代初仍然是“吃飯靠救濟糧”。可是去年通渭縣躋身“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甩掉了“缺糧”的帽子,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要了解通渭農業增產的奧秘,段禳全是個關鍵人物,他是通渭縣農技中心主任、高級農藝師。

  記者來到通渭,卻沒找到段禳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一天通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工作人員發現農作物有病蟲害的跡象,段禳全和甘肅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一批專家已經下到各鄉鎮,正在了解病蟲害的情況。

  7月14日,記者追到通渭縣隴川鄉,終于見到了忙碌的段禳全。

  段禳全剛過五十,頭發花白,但精神抖擻。記者趁著中午短暫的休息進行了采訪。他向記者介紹,這次病蟲災害屬于爆發性較強的病蟲害。專家們在了解情況后,確定了解決方案,省里也緊急調撥了十幾噸殺蟲劑。“明天就開始解決這次病蟲害,10天之內就能夠將病蟲全部撲殺,將災害的損失率控制在3%之內。”

  隨時奔波于各鄉鎮了解農作物情況,對段禳全這些農技推廣中心的工作人員來說是家常便飯。這些工作可以為農業生產增產保駕護航,而通渭這幾年連續增產,最為關鍵的要數推廣全膜覆蓋。

  段禳全告訴記者,2007年,在成功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旱作農業新技術的基礎上,針對通渭縣秋季降雨多、土壤墑情好的有利形勢,他們大膽提出并試驗秋季覆膜,取得了顯著的抗旱增產效果。

  秋季覆膜能夠做到“秋雨春用”、“春旱秋抗”。從此通渭開始走上一條依靠科技支撐調整結構、有效規避自然災害、發展旱作高效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的新路子。2011年,全縣糧食總產達到50.16萬噸,創下全縣糧食總產歷史新高和總產連續8年增產兩項紀錄。

  去年12月26日,通渭縣被國務院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段禳全也被國務院授予“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稱號。

  (記者 宋喜群 通訊員 李遠廣 令葉瑩)

責任編輯:白羽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764410&encoding=UTF-8&data=AAup-gAAAAcAAClBAAAAAQAkW-WfuuWxguWPmOi_gV0g6Z2g5oqA5pyv5aCG6auY57Ku5Z6bAAAAAAAAAAAAAAAuMCwCFGumhWlCyX87z8wwDBzwWv6rMDB1AhQK4neVXFVEwRXUbnNIs7UVfLL3q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764410&encoding=UTF-8&data=AAup-gAAAAcAAClBAAAAAQAkW-WfuuWxguWPmOi_gV0g6Z2g5oqA5pyv5aCG6auY57Ku5Z6bAAAAAAAAAAAAAAAuMCwCFBtdvQ1SCI6Z9R2xWvflAhhBHmVuAhQOKadmO0Hs6bcGTmFGwiItcpRrT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