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萬莊村農民王長娥老人辦理了自己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專用存折。黨的十六大以來,在國家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帶動下,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農業增長方式加快轉變,現代農業深入發展,新農村建設順利推進,農村面貌加快改善,農村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新華社發
2012年9月4日,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工作人員王真真(右一)向兩位老人介紹養老金的領取情況。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數超過1.8億,其中城鄉居民1.16億人,離退休人員0.7億。
求職者在海南省三亞市街頭招聘廣告欄前瀏覽用工信息。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4萬,完成全年900萬人目標的77%。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94萬人,完成全年500萬人目標的59%。
一項項溫暖的民生舉措改變著廣大農民工及其子女的工作、生活條件。在遼寧省沈陽市,農民工和貧困家庭子女走進當地的兒童活動中心接受免費藝術培訓。
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河南村的一位老人展示社會保障專用存折。 新華社發
作為人口總量最多的國家,中國面臨世界上最為繁重的社會保障壓力。而剛剛過去的十年,中國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計劃。
十年,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每一項社會保險都多覆蓋了幾千萬人到上億人,特別是醫療保險,覆蓋人數從1億多人迅速擴大到13億人,10年增長10余倍;
十年,我國社會保障從國有企業擴展到各類企業和用人單位,從單位職工擴展到靈活就業人員和城鄉居民,從城鎮擴展到農村,填補了多項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空白;
十年,我國在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上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一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進步,源自我國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
社會保障能力的不斷提高,也為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 上一篇:
-
十年:創造新的中國速度
已是第一篇
-
十年:創造新的中國速度
- 下一篇:
-
走基層 看十年:大城小事說幸福
已是最后一篇
-
走基層 看十年:大城小事說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