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舞劇《大夢敦煌》。
燦爛佛國莫高窟。
賢孝藝人。 本報記者 宋喜群攝
千臺大戲進農村。
甘肅已發現漢代簡牘6萬余枚,占全國已出土漢簡的80%以上,有漢簡大省之譽。本報記者 宋喜群攝
甘肅省省委書記王三運坦言:“甘肅省跟發達省份拼經濟、拼人才、拼科技,沒太多的出路,可以拼的就是資源、特色,還有文化。甘肅是文物的集中點、華夏文明的閃光點,發展文化產業是我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支撐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八千年前的秦安大地灣遺址到“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俯拾即是的遺跡昭示著甘肅厚重的歷史;從舉世矚目的世界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到國人心靈讀本《讀者》,古往今來隴原都孕育著絢爛的文化;從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到蜚聲中外的舞劇《絲路花雨》,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蘊涵著豐富的寶藏。
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甘肅既是中西文化交匯的要道,又是各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帶,歷史遺產、經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觀光文化等資源豐度位居全國前列,堪稱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
近年來,甘肅省將文化改革作為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突破口,不等不靠,主動出擊,打響了文化建設翻身仗。
2001年,《甘肅省特色文化大省建設綱要(2001-2010)》的出臺,唱響了特色文化大省建設的新旋律,并于2006年將文化產業統計納入到全省國民經濟統計體系之中。
2008年,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申報、評審、貼息工作啟動,省財政每年預算1000萬元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重大文化產業項目進行貼息資助,至2011年,專項資金已增加到了2000萬元,共資助重點項目118個,拉動社會投資13.3億多元。
今年起,專項資金規模進一步擴大到1億元,同時還篩選儲備了近300個重點項目,建立了文化產業項目庫,計劃投資約1000億元。
不斷加大的扶持力度,不僅打造出了一批享譽中外的文藝創作精品,也讓甘肅省文化遺產保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2007年,馬家塬遺址考古發掘工作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9年,非物質文化遺產“花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截至2010年底,甘肅省共有208部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3家單位入選“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還建立起了完整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體系。
- 上一篇:
-
鑄師魂 塑靈魂(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
已是第一篇
-
鑄師魂 塑靈魂(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
- 下一篇:
-
文化旅游相結合 貴州之美走出深閨
已是最后一篇
-
文化旅游相結合 貴州之美走出深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