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走基層 看發展)科技照亮農業“湘”字牌
發表時間:2012-08-23   來源:人民日報

  這幾天,在岳陽市屈原管理區營田鎮,種糧大戶陽岳球高興得合不攏嘴:今年,他承包耕種的水田擴大到了6000余畝,早稻收成好于往年,平均畝產達465.5公斤,畝產最高達580公斤。

  陽岳球的種糧歷程,是湖南糧食生產發展的一個縮影。從10年前10畝20畝的小打小鬧,到今年6000多畝大規模生產。他成了當地帶動農民種糧致富的領頭羊,湖南的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數字最能說明情況。相比10年前,湖南的糧食面積增加922萬畝,總產增加58.5億公斤,其中,水稻面積增加1195萬畝,總產增加61.4億公斤。特別是雙季稻生產,10年間恢復擴大了1344萬畝。湖南以占全國1/32的耕地,種出了占全國1/19的糧食。特別是主要口糧水稻,面積總產多年穩居全國第一。

  糧食產量的提升,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屈原管理區為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種糧的機械化、標準化、信息化、品牌化初具規模。這幾年,陽岳球積極與水稻專家對接,請教種植技術,并且先后投資680余萬元,購置自動化播種流水線10條,建好了育供秧中心、烘干倉儲中心、農機化服務中心。

  在益陽市赫山區八字哨鎮關王坪村,種糧大戶夏云峰第一次大面積承包水田,就嘗到了科技的甜頭。他的1800多畝水田,全部在農業部門的指導下搞了集中育秧,在氣候不利的情況下,平均畝產仍然穩定在450公斤左右。

  這一切都與近年來湖南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分不開。袁隆平、劉筠、官春云……一批科技領軍人才,不僅自身在湖南走向農業現代化的道路上“添柴點火”,而且帶出了一批老中青結合、高素質的農業科技創新團隊。

  據最新數據顯示,湖南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5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農機總動力達到4950萬千瓦,較10年前實現翻番,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7.3%,機插秧瓶頸逐步突破。

  同時,湖南水稻、棉花、油菜、辣椒、淡水魚等多個領域的雜交優勢利用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湘雜棉、湘研辣椒、湘云鯽淡水魚、湘白豬等多個自主品種系列,使得農業“湘”字牌繼續保持優勢。

  以技術為龍頭,10年間湖南各地興起一批龍頭企業。金健米業的優質稻油基地已經擴展到全國120多個鄉鎮,面積達到180萬畝,帶動農戶100萬戶;省茶葉公司一個“龍頭”帶活74個基地,20萬戶茶農跟著受益……依托“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協會+農戶”等模式,企業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訂單收購,實現千家萬戶農民與千變萬化市場的成功對接,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到2011年,湖南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3060家,農業產業化省級以上龍頭企業總數達到429家,與10年前比增加369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340億元,是10年前的12.4倍。僅2011年,湖南省農業產業化企業共安置就業人員27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24萬人,增加農民收入33億元。(記者 侯琳良)

責任編輯:王鈺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820404&encoding=UTF-8&data=AAyEtAAAAAcAACk4AAAAAQA677yI6LWw5Z-65bGCIOeci-WPkeWxle-8ieenkeaKgOeFp-S6ruWGnOS4muKAnOa5mOKAneWtl-eJjAAAAAAAAAAAAAAALjAsAhRXEWoSIPdZBXBB8eg5nvHApnQiJQIUImFG1Lekljq698f0ieJW35iGCsY.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820404&encoding=UTF-8&data=AAyEtAAAAAcAACk4AAAAAQA677yI6LWw5Z-65bGCIOeci-WPkeWxle-8ieenkeaKgOeFp-S6ruWGnOS4muKAnOa5mOKAneWtl-eJjAAAAAAAAAAAAAAALzAtAhUAh1vodrRkdHzGTncY0oK8ixy4JckCFEaCm1QsssGQZWNfGiS2NBbqBUv1&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