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華羅庚
發表時間:2011-06-13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南京6月12日電(記者顧燁、吳晶晶)他,雖然只有初中文憑,卻是蜚聲中外的數學家;他,雖然因病左腿殘疾,但在中國的廣袤土地上,到處都留有他推廣優選法與統籌法的艱辛足跡,被譽為“人民的數學家”。

  1985年6月12日,應邀到日本東京大學作學術報告。原定45分鐘的報告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被延長到一個多小時。當他結束講話時,突然心臟病發作倒在講臺上。他用行動實踐了自己的諾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蘇金壇縣。他幼時愛動腦筋,因思考問題過于專心常被同伴們戲稱為“羅呆子”。初中畢業后,華羅庚曾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此后,他頑強自學,用5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

  20歲時,華羅庚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邊工作邊學習,用一年半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課程。他自學了英、法、德文,在國外雜志上發表了3篇論文后,被破格任用為助教。

  1936年華羅庚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在英國的兩年之中,他攻克了許多數學難題。他的一篇關于高斯的論文給他在世界上贏得了聲譽。在抗日戰爭期間,他回到了災難深重的祖國,在昆明的一個吊腳樓上,他寫出了堆壘數論。1946年9月,華羅庚應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去美國講學,并于1948年被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聘為終身教授。

  新中國成立后,華羅庚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難回到祖國懷抱,投身我國數學科學研究事業。1950年3月,他到達北京,隨后擔任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中科院數學所所長等職。1956年,他著手籌建中科院計算數學研究所。1958年,他擔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數學系主任。

  回國后短短的幾年中,他在數學領域里的研究碩果累累:他的論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函數論》于1957年1月獲國家發明一等獎,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專著;1957年出版《數論導引》;1963年他和學生萬哲先合寫的《典型群》一書出版……

  由于青年時代受到過“伯樂”的知遇之恩,華羅庚對于人才的培養格外重視,他發現和培養陳景潤的故事更是數學界的一段佳話。在他親自關心和過問下,陳景潤從廈門大學被調到中科院數學研究所,最終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績。此外,萬哲元、陸啟鏗、王元、潘承洞、段學復等人也是在華羅庚的悉心培育下成長起來的。

  在從事數學理論研究的同時,華羅庚努力嘗試尋找一條數學和工農業實踐相結合的道路。經過一段實踐,他發現數學中的統籌法和優選法是在工農業生產中能夠比較普遍應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變工作管理面貌。于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學講課,一面帶領學生到工農業實踐中去推廣優選法、統籌法,為工農業生產服務。

  晚年的華羅庚不顧年老體衰,仍然奔波在第一線。他還多次應邀赴歐美及香港地區講學,先后被法國南錫大學、美國伊利諾依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還于1984年以全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鏈 接

  ■華羅庚紀念館

  華羅庚教授1985年6月12日逝世后,華老的家鄉——江蘇省金壇市在中山公園內興建了一座設有3個展廳、總面積615平方米的華羅庚紀念館。作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每年接待中外參觀者5萬多人。2004年3月華羅庚紀念館遷建到金壇城南風景區。新建的華羅庚紀念館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是國內擁有華老圖文資料最全面的機構。紀念館內展品分為文字、圖片、實物和聲像系統幾大部分。館內還展示了華羅庚生活工作情景,有大量珍貴的實物原件。另外,展館里還原樣擺放了華老生前使用的輪椅、辦公桌、手杖、萬能尺,以及大量手稿、書信、明信片原件。(光明日報記者 柳霞整理)

責任編輯: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