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分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江西代表團審議,并在聽取代表發言后作了重要講話。很快,講話中那些平實生動而又發人深省的句子,便頻頻出現在代表委員們口中。
不用刻意記誦,便已潤物無聲。“語言帶著溫度,入腦入心;觀點充滿力量,振奮精神。”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委員如是評價。
談創新,說生態,話黨風。總書記著重談及的每個問題,于百姓而言,都是事關改革成就獲得感的身邊事;于國家而言,都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不容疏忽的關鍵點。
談創新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制度創新、金融創新、科技創新,總書記在上海代表團講話中對創新的條分縷析、一再強調,令民建中央委員、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兆安代表印象深刻。
張兆安代表是自貿區研究領域專家。他在當天發言中表示,必須通過創新推動自貿區下一步發展。很快,在總書記講話中,他就聽到了對自貿區建設“加強整體謀劃、系統創新”“使制度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的明確要求。
“總書記希望上海開放走在前面,創新也走在前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經驗,進而帶動整個國家。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張兆安代表說。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周文彰委員認為,這是總書記對于創新戰略意義的精準表述。“創新沒有盡頭,永遠在路上,我們不能停留在已有的創新做法和創新成就中;需要創新的領域和方面遠沒有窮盡,我們唯有把握好國內外發展大勢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全方位地開展創新。要一以貫之地用創新眼光觀察新事物,用創新思維思考新問題,用創新辦法解決新矛盾。”
“兩年前總書記到遼寧視察,就強調: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關鍵靠科技創新。這是他的一貫思想。”遼寧省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長孫遠良委員記憶猶新,“現在經濟進入新常態,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增長動力的轉換,過去是靠投資,現在越來越多地依靠科技創新。具體怎么實現?需要切切實實下大力氣。”
科技創新,需要突破哪些瓶頸?中國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永飛代表認為關鍵有三:“創新并不排斥對落后產能的改造升級;創新要仔細論證、研究、考量和檢驗,不能盲目引進‘高科技’,造成資源浪費;創新要切實提高管理人員的科技素質,培養一批具有科技工作能力的工人、工程師和科學家。”
致公黨中央委員、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邵志清代表則注意到,總書記提出“消除科技創新中的‘孤島現象’”。“這就要求我們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暢通科研成果與市場之間的渠道,促成科研院所和市場之間切實對接。”
創新社會治理是制度創新的重要方面。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劉衛國代表當天的發言就是這一主題。“按照總書記的新要求,創新社會治理要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根本坐標。在新的一年,我們要銳意改革,按照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進一步創新基層治理。”
說生態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想起6日見到總書記的那一幕,江西省資溪縣烏石鎮新月畬族村黨支部書記蘭念瑛代表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總書記的座位在我正對面,中間不超過3米。我穿著民族服裝,總書記一眼就認出我是畬族。”她特別喜歡總書記對生態環境的那段闡述——“‘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太美好了!說到我心里了!”
蘭念瑛代表在發言中介紹了資溪縣利用生態優勢發展旅游業的故事,得到了總書記的親切勉勵。“我一定要把總書記的囑托帶回去,讓大家分享喜悅,好好落實。明年兩會時,我再帶一份答卷來北京!”
環境保護也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劉新勝代表的心頭大事。今年兩會,新疆團的一項重大建議就是關注中國陸地最低點——艾丁湖的環境治理問題。“在上屆全國人大會議上,經過新疆代表團的努力,賽里木湖被列入了國家重點治理范疇,效果令人很滿意。總書記說‘環境就是民生’,這讓我們對美麗新疆有了更多期待。”
怎樣“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孫遠良委員認為,必須喚起全民環保意識。“如果少數人在治理,多數人在破壞,環境改善就永遠趕不上環境惡化的腳步;但如果人人都力行環保,生態自然會越來越好。”
節約用水,“摳門”使用化學洗滌產品,隨手關燈,辦公紙張雙面打印……周文彰委員不但要求自己做到這些“小事”,還經常在講座中號召學員們點滴為之。“每人對環境的小善待,匯聚起來就是對環保的大貢獻;環保不能只埋怨別人,而要把自己擺進去,盡到責任與義務。”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毛蘊詩委員則力倡以建章立制的形式改善生態。在題為《企業、政府、社會共建環保常態機制》的提案里,他呼吁將環保常態機制建設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并由生產企業和排污企業承擔環保主體責任,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能手軟,不能下不為例”。
話黨風
“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
雖然久居香港,香港福建同鄉會會長陳聰聰委員仍對近幾年祖國內地的“反腐風暴”印象深刻。“總書記這次在上海代表團提到‘全方位扎緊制度籠子’,我雙手擁護。這樣敢于面對自身問題毫不逃避的政黨,值得我們投上信任票。”
從總書記“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的生動比喻里,邵志清代表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如一從嚴治黨的堅定宣誓。“總書記一針見血地指出,黨風建設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并形象地表明了對犯錯程度不同的干部應采取的不同態度,振聾發聵,令人警醒。”
“對各級領導干部來說,最重要的是吸取正反兩面的經驗教訓,切實解決好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始終清醒地認識到手中權力是公權,公權就要公用,就像公款公用一樣毫無商量余地。”周文彰委員認為。
反腐敗是否會影響經濟發展?江西省監察廳副廳長兼省預防腐敗局副局長何建洋代表認為,兩者之間絕不能畫等號。“總書記此次的講話更明確了這一點。”他認為,反腐有助于當前經濟結構調整和市場經濟的完善,有助于經濟環境優化,有助于促進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并讓廣大干部群眾對國家前途更有信心。因此,對腐敗現象,絕不能“失之于寬、失之于軟”。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使我感到,從嚴治黨將會有更多的規范性措施出臺,今年將會有更多實招,一定能帶來更好的黨風政風,讓政治生態也同樣山清水秀!”江蘇晨朗電子集團董事長孫秀芳代表充滿期待。(記者 王斯敏 張翼 齊芳)
習近平: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3月6日上午習近平在江西代表團參加審議。會上,習近平認真聽取和記錄并同大家交流,最后作了重要講話。習近平肯定了江西一年來取得的成績,強調指出,要著力推動老區特別是原中央蘇區加快發展,決不能讓老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讓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這是我們黨的歷史責任。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能手軟,不能下不為例。>>>
- 上一篇:
-
習近平的兩會時間:妙言雋語縱論國計民生
已是第一篇
-
習近平的兩會時間:妙言雋語縱論國計民生
- 下一篇:
-
元宵佳節逢盛會 對臺講話寄真情
已是最后一篇
-
元宵佳節逢盛會 對臺講話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