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讓人民對改革有更多獲得感——十八大以來民生改革新實踐新舉措新成果綜述
發表時間:2016-01-28   來源:人民日報

  三年了,那厚重溫暖的聲音猶在我們耳畔縈繞,那深沉炙熱的大愛依然令十三億人感懷心動——

  “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三年前,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面對中外記者莊重承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道行致遠、不忘初心。三年來,1000多個日日夜夜,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情牽百姓、心系民生,夙興夜寐籌謀方略,跋履山川舟車奔忙。

  三年來,習近平親自主持召開的20次中央深改組會議,內容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的各個領域,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三年過去,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績單擺在我們面前:

  教育更加公平。2015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邁上新臺階,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3%,普及程度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提前實現了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2020年目標。

  就業保持平穩。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國家堅持守住就業底線,優化創業環境,扶持就業創業的財稅金融等優惠政策密集出臺,三年來就業計劃任務年年超額完成。2015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全面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的目標,全國新登記企業443.9萬戶,同比增長21.6%。

  收入持續增加。GDP增速“破七”,收入增速“超七”。隨著收入分配改革的推進,近兩年來,居民收入增速穩穩跑贏GDP。2015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更為可貴的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續高于城鎮居民。

  保障擴面提質。目前,我國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參保人數超過13億,參保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2012年人均240元提高到2015年的380元。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等相互銜接的機制逐步形成。

  看病趨于方便。到2015年10月,全國31個省區市均出臺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方案,4148家縣級公立醫院推開綜合改革。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擴大到100個城市。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逐步推進,明確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

  居住不斷改善。“十二五”期間,保障房建設駛入快車道,到2015年9月,我國保障性安居工程總開工量已達到3915萬套,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要求。

  環境得到保護。2015年,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4.1%,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劣V類比例由2010年的15.6%下降至8.8%,“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已提前完成。

  三年來,經濟下行寒意陣陣,但民生改善卻從未停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這份民生答卷,浸透著黨中央濃濃的民生情懷,更鐫刻著他們堅毅有恒的改革足跡。

  “讓廣大農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

  全面小康的發展目標,五位一體的發展布局,共建共享的發展宗旨,構成了十八大以來民生改革的新主線

  新年伊始,冬日的山城重慶暖意融融。“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使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話語溫暖著百姓的心窩。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踏遍祖國大江南北,察細微處、關枝葉情,一系列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改革事項穩步推進。其中,強調覆蓋全體人民、謀求全方位改善、實現全民共享的這條主線分外鮮明:

  ——守底線、強基礎,民生改革堅持全覆蓋。

  “讓廣大農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讓幾千萬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是我心中的牽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我國最貧困、最落后的地區,察真情、看真貧。太行山區貧苦人家的土炕上,湘西苗族兄弟的火塘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全面小康,不讓任何人掉隊。“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動員令已經下達,一份份滿載牽掛的援助,正穿山越嶺,風雨兼程。

  一個社會的溫度,取決于“底線”的刻度。三年來,城鄉居民養老、醫療等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多項扶助低收入群體、殘疾人群體的政策出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等制度第一次以行政法規形式予以明確……民生領域“冰點”正在消融、“難點”開始破題、“底線”加緊筑牢,“保障網”更為堅實。

  “10年前我曾得過一次肝病,醫療費全自付,借了好幾萬元。”得益于大病保險制度的建立,正在住院治療的重慶大病患者李朝群如今能夠安心養病,他對未來滿是憧憬。

  十八大以來,我國民生改革領域出現了一個頻繁使用的詞匯——“并軌”,從城鄉養老并軌、社會救助并軌到住房保障并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實現從碎片化到一體化,消除居民身份、地域差別,社會保障基礎進一步夯實。

  ——謀全局、共發展,民生改革堅持五位一體。

  從天安門向東20公里,是北京的行政副中心通州區。“我們北面是大運河公園,往南是奧體公園,東邊是剛建的潞城中心公園。”身居綠色的大氧吧,令河畔麗景小區的居民們自豪不已。

  全面小康,老百姓不僅要吃得飽、穿得暖,更要活出高質量、精氣神。十八大以來,戶籍改革有了實質性推進,為填平城鄉鴻溝、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掃除障礙;“大氣十條”“水十條”接連落地,“土十條”加緊制定,使建設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有了鐵腕“護法”;司法體制改革試點擴面,公開、透明的舉措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經濟保持中高速、民主政治新氣象、文化事業大繁榮、社會建設求創新、綠水青山總相宜,生活在今天的人們,親眼見證著社會全景式的變革,親身體驗著民生“五位一體”全面改善。

  ——破藩籬、促公平,民生改革堅持共建共享。

  “如果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甚至導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義,也不可能持續。”十八大以來,民生改革勇于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充分回應百姓公平訴求:多個省份實施隨遷子女“異地高考”,讓社會成員獲得“起點公平”;國企高管降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出臺,使居民“收入公平”向前邁進一大步;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對小微企業減免稅費,讓“弱者”在市場競爭中擁有“機會公平”……每一項重大政策的出臺,都給萬千家庭送去摸得著的好處、帶去熱騰騰的希望。

  “打破制度藩籬、促進公平正義,經濟發展更加強調共享、強調獲得感,這些理念和政策的落實,讓普通百姓更多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成果。”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說。

責任編輯:楊 學靜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115859&encoding=UTF-8&data=AC-LUwAAAAcAAF5sAAAAAQBm6K6p5Lq65rCR5a-55pS56Z2p5pyJ5pu05aSa6I635b6X5oSf4oCU4oCU5Y2B5YWr5aSn5Lul5p2l5rCR55Sf5pS56Z2p5paw5a6e6Le15paw5Li-5o6q5paw5oiQ5p6c57u86L-wAAAAAAAAAAAAAAAuMCwCFBL4G6qL0nBq-Kx_XkkPs-dAxu6-AhQpeO03MhILmS_EqccXZWMOxHKKU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115859&encoding=UTF-8&data=AC-LUwAAAAcAAF5sAAAAAQBm6K6p5Lq65rCR5a-55pS56Z2p5pyJ5pu05aSa6I635b6X5oSf4oCU4oCU5Y2B5YWr5aSn5Lul5p2l5rCR55Sf5pS56Z2p5paw5a6e6Le15paw5Li-5o6q5paw5oiQ5p6c57u86L-wAAAAAAAAAAAAAAAvMC0CFAKxb3-YYXRqM4nD1qkr2aLutwd-AhUAkXAv5tVqtdY07dvpxaeSW3DDcr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