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將其擺在國家發展全局核心位置,就科技創新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是新時期推動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指明了科技創新的方向,賦予廣大科技工作者崇高使命。廣大科技工作者應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努力把習近平同志科技創新思想化為創新驅動發展的自覺實踐。 在實現中國夢的宏偉事業中肩負起歷史使命 習近平同志指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他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強大科技支撐,是時代賦予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牢記重托、不辱使命、勇擔重任,努力在實現中國夢中建功立業。 增強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自信。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奮斗和不懈努力,我們在一些科技領域已接近和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某些領域正在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領跑者轉變。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樹立雄心壯志,以敢為天下先的志向,敢于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尋新路徑,引領世界科技潮流。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果,不輕視、不漠視,推動建立健全優先使用機制,積極推動自主技術、自主品牌、自主標準為我所用,真正把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努力通過扎實深入的科學研究為人類知識寶庫增光添彩,為把我國早日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竭誠奉獻。 擔當破解中國發展科技難題的重任。我國的現代化與西方發達國家很大的不同就是,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而我們是一個并聯式的發展過程。用30多年的時間超越西方國家200多年走過的路程,需要科學技術在多方面、多層次對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戰略支撐。這就要求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研究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科技瓶頸問題,選準關系全局和長遠發展的戰略必爭領域、優先方向,實施非對稱戰略,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努力在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代科技服務業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力爭掌握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改變一些重大關鍵技術依賴于人、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在創新驅動發展上邁出實實在在的步伐。 抓住新科技革命所帶來的戰略機遇。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世界已經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未來幾十年,科技進步和創新將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基因技術、蛋白質工程、空間利用、海洋開發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發展領域將產生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樹立機遇意識,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大勢,緊緊抓住科技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在基礎前沿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技術研究領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著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搶占未來發展先機和主動權,引領未來發展模式,用強大科技實力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強大動力。 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發揮引領作用 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是形勢所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廣大科技工作者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排頭兵,要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推動在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改革兩個方面同步發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和釋放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按照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明確創新路徑,引領未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習近平同志明確要求以世界眼光抓好頂層設計,找準世界科技發展趨勢,找準我國科技發展現狀和應走的路徑,動員科技界、產業界和社會各方面廣泛參與。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積極行動起來,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找準定位,努力激蕩自主創新的源頭活水,推進產品創新、品牌創新、產業組織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真正實現創新價值,把科技創新在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關鍵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積極投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主戰場,推動構建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提升企業和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要著力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敢于擔當、勇于超越,努力實現關鍵技術重大突破,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擺脫跟在別人后面跑、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 著力提高全民科學素質,調動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習近平同志指出,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是實現科技騰飛的兩翼。這就要求我們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廣大科技工作者既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帶頭創新,又要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己任引領創新,為創新驅動發展培育更廣闊、更深厚的土壤。要把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作為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