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 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 學習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筆談 習近平總書記在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指出,“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強調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了當前黨和國家工作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我們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提出了方法論的總遵循。 掌握物質和意識關系原理,立足“客觀基點”制定政策、推進工作 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首先要學習掌握世界統一于物質、物質決定意識、存在決定意識的原理。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正是遵循這一原理,中國共產黨提煉出了“一切從實際出發”這個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靈魂,找到了“實事求是”這一思想路線,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不斷取得輝煌成就。今天,這一原理仍然閃爍真理的光輝。 敏銳把握基本國情內涵隨著改革發展產生新變化、呈現新特點的實際。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但我們面臨的國際國內風險與難題也發生了重要變化。變革時代復雜社會所具有的全局性和趨勢性特點,是我們必須看到的“客觀基點”。特別是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中高速與產業結構中高端關系、穩增長與調結構關系、市場決定作用與政府宏觀調控關系等,這些“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都是我們以前沒有遇到的。中央提出要準確把握、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就是適應國際國內環境變化、辯證分析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作出的判斷。這就要求我們在思想認識上與時俱進,將各地的實際放到發展全局、工作大局中來謀劃,制定出既立足當前實際也適應長遠發展的政策措施,使我們的主觀世界更符合客觀實際,讓政策措施更對路、工作開展更有效。 充分發揮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我們黨歷來承認這種反作用有時是十分巨大的,始終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第一位。在準確把握實際情況之后“態度決定一切”,可以將困難和問題視為可以利用的優勢和戰略機遇。在新常態之下,困難因素不少,但是有利條件更多。只要我們努力發揮主觀能動性,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堅守思想道德建設,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明確核心價值觀的建設坐標,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戰略判斷上來、落實到重大部署中去,我們就能夠“用富有時代氣息的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推動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把握事物矛盾運動基本原理,積極面對化解改革發展實踐中的難題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矛盾是客觀事物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為此“要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 總書記指出,“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觀性”,而“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矛盾無處不在,問題無時不有,要求全黨不斷“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我們正處于“發展起來以后”的矛盾凸顯期、發展深水區、改革攻堅期,不同領域矛盾相互疊加,老問題與新情況相互交織,繞不開躲不過,只有“積極面對和化解”,善于研究,以問題為導向,才能準確把握、有效破解。任何視而不見甚至回避躲閃的“鴕鳥態度”,不僅于事無補,反而會讓矛盾積累發酵、問題積重難返,錯過解決問題的最佳“窗口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能不能正確對待矛盾,有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善不善于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推動發展、推進工作,是檢驗黨員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為人民服務宗旨意識和攻堅克難擔當精神、恪盡職守責任品格的‘試紙’”。 辯證唯物主義強調矛盾有主次之分,總書記強調“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為此,在工作中要突出講重點論,抓住重點、分清主次、綱舉目張。要緊緊抓住“四個全面”這個“牛鼻子”協調推進,因地制宜地通過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由重點任務、具體問題出發,對癥下藥、辨證施治,通過問題的化解具體落實各項任務。 學習掌握科學方法論,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 總書記強調“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當前,我國社會各種利益關系十分復雜,隨著改革不斷深化,對利益關系的觸及也將越來越深。為此,要善于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一般與重點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在統籌協調中精心謀劃,從而提高處理復雜課題的能力。 堅持準確把握客觀實際。加強調查研究,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系統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局部孤立地觀察事物,真正掌握規律。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既堅定不移堅持經過反復實踐和比較得出的正確理論,又能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反對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我們要反對工作中的盲人摸象、削足適履、坐井觀天、揠苗助長、畫蛇添足等錯誤的方法。長期的實踐已經證明,任何主觀主義、形式主義、機械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觀點都是形而上學的錯誤思想方法,都可能給我們改革和發展事業造成損失。要堅持做到“變”與“不變”的統一,使主觀世界更好地符合客觀實際。既要反對不切實際的高指標、超越階段的拔苗助長和各種主觀主義的拍腦袋決策,也要反對在變化的實際面前守株待兔的無所作為。 善于協調、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系。全面深化改革中各種利益、各種主體關系十分復雜,這就要求突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做到“審大小而圖之,酌緩急而布之,連上下而通之,衡內外而施之”。準確把握各方利益的交匯點和結合點,堅持最大公約數,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從江蘇改革發展的具體實踐看,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需要我們找準建設新江蘇的客觀基點,找準江蘇發展的“變”與“不變”。一方面看到江蘇長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當前在經濟下行壓力宏觀背景下,全省經濟總量仍有突破、質量仍有躍升、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六年全國第一、政府改革和民生建設多年“先行軍”的“不變”。另一方面要按照總書記對江蘇工作提出的總要求,協調推進“四個全面”,著力推動“五個邁上新臺階”,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以此作為江蘇未來發展的總命題和引領各項工作的總綱領。要掌握和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矛盾運動原理,在應對共性的矛盾和問題的同時,努力把中央通過的各項改革方案落到江蘇的具體發展實踐中,積極探索積累新常態下做好各項工作的方法和經驗。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統一全省上下的思想和行動,動員全省上下認真貫徹“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照“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總要求,主動對標找差,強化問題意識,抓住關鍵和要害,推出務實管用的新舉措,確保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江蘇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一步一個腳印把總書記為我們勾畫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江蘇省委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筆人:陳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