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以“課程思政”為抓手創新育人手段
發表時間:2016-12-26   來源:學習時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這一要求,高校需要在宏觀上整體把握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擴大輻射范圍,秉持“全面思政教育、立體思政教育、創新思政教育”理念,主動轉變思路,開啟“課程思政”建設,促進包括通識課、專業課在內的各類課程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挖掘和充實各類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 

  以思政課為核心引領課程思政教育 

  “課程思政”體系的整體架構,離不開傳統思政課程的引領示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陣地,是大學生學習了解、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核心課程,對于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正確分析、判斷歷史與現實問題立場、觀點、方法,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課程思政”的“一體兩翼”架構中,傳統思政課程要充分發揮示范效應,凸顯其作為主渠道、主課堂的顯性功能,進一步推進教學改革,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規范課程和教材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綜合素質,提升課堂教學實效,真正做到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 

  立足辦學特色拓展通識課程思政內涵 

  “課程思政”體系的整體架構,離不開通識課程的改革創新。培育理想、陶冶情操本是通識教育應有之義。創新學校課程思政,要根植學校辦學特色,引導、鼓勵教師打破思政學科和專業學科藩籬,以培養大學生價值選擇能力為目標,共同開發基于思政教育的核心通識課程。 

  近年來,部分高校依托各自辦學特色,推出了一批“中國系列”品牌課程。如復旦大學開設“治國理政”課程,立足綜合性大學辦學特色,引入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的教授為學生授課,使思政教育不再單純是“思想政治”,還包括科學精神、人文情懷、現實關懷和國際視野;華東政法大學開設“法治中國”課程,依托學校法學見長的辦學特色,讓法治思想融入思政教育,讓學生了解中國的法治現狀,培養學生正確的法治觀念,引導學生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也讓“篤行致知,明德崇法”校訓精神與“依法治國”的國家戰略同頻共振。“中國系列”課程,立足本校辦學特色,在對新形勢下思政教育的內涵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學校實際,制定課程教學大綱、配備師資,打造了一批深受學生歡迎的通識課程。在“中國系列”課程的經驗基礎上,各高校可以根植自身獨特的辦學定位、辦學傳統,結合學校的學科特點、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實際,整合學校資源,統籌規劃,拓展通識課程的思政內涵,完善“課程思政”體系。 

  立足學科優勢挖掘專業課程思政資源 

  “課程思政”體系的整體架構,離不開專業課程的設計創新。完善課程思政體系,要將專業課程作為“課程思政”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足學科的特殊視野、理論和方法,創新專業課程話語體系,實現專業授課中知識的傳授與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隱形“課程思政”目的,扭轉目前專業課程教學中重知識傳授輕德行培育的狀況,深度發揮課堂主渠道功能,打破原先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兩張皮”的困境,真正做到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專業課程整體分為哲學社會課程和自然科學課程,不論哪一個專業學科,都可以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優勢,提煉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范式,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生動化的有效教學載體,在“潤物細無聲”的知識學習中融入理想信念層面的精神指引。 

  加強頂層設計建設課程思政育人長效機制 

  架構“課程思政”體系的終極目標是要形成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自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打造“課程思政”的“一體兩翼”,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還需要加強三個方面建設。 

  切實加強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高校黨委要切實保證高校正確辦學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導權,對“課程思政”進行總體部署,加強領導和指導,堅持立德樹人,明確教學目標,在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融入教學全過程。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為“課程思政”提供深厚的學術支撐;強化全員育人的機制建設,為教師參與教書育人全過程創造條件、提供支持;建立運行良好的教學質量保障機制,強化課堂教學質量評估。 

  切實提升教師德育意識和價值教育能力。教師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取向的關鍵。只有教師對核心價值有深刻的理解,明確課堂教育中的德育責任,才能在教學過程中自然而高效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給學生。高校要加強高水平教師隊伍的系統規劃,特別是要強化專業教師的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把德育意識培養納入到教師日常培訓體系。同時,為教師量身設計“職業課程”,提升教師的價值教育能力,增強教師的人格影響力,促使教師擔好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促使學生能夠真正“親其師,信其道”,實現教育與教學的有機統一。 

  課程設計要切實遵循教書育人規律。課程設計是實現“課程思政”目標的基本路徑。要讓課堂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課程的開發設計就要從大學生求知需求出發,遵循學生成長規律,立足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科優勢,進行系統設計,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注重“術道結合”,深度拓展教學內容。在課程設計時還要注重提升課堂話語傳播的有效性,在討論式教學、網絡深度討論、情景模擬與角色體驗、項鏈式教學方式、翻轉課堂等探索中,促進大學生通過參與和思考,實現認知、情感、理性和行為認同,以行之有效的“課程思政”教育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者系中央黨校中青一班學員、華東政法大學黨委書記 曹文澤)

責任編輯:張 智萍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966323&encoding=UTF-8&data=ADyFcwAAAAcAAFQbAAAAAQAw5Lul4oCc6K--56iL5oCd5pS_4oCd5Li65oqT5omL5Yib5paw6IKy5Lq65omL5q61AAAAAAAAAAAAAAAuMCwCFC2_RtJIKHy1y8329IPknMpUNMJOAhQpUAa-l_-pz8DJZr3vNNo0AtWtFg..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966323&encoding=UTF-8&data=ADyFcwAAAAcAAFQbAAAAAQAw5Lul4oCc6K--56iL5oCd5pS_4oCd5Li65oqT5omL5Yib5paw6IKy5Lq65omL5q61AAAAAAAAAAAAAAAuMCwCFGhofMlov0JmitOmE30joKIxd0B2AhRZ2pz4g4pP2JE9Ogyhjd_9_gOIGg..&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