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述評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新華社記者張曉松 華春雨 黃小希)改革,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全面深化改革,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準時代脈搏,升華改革理念,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推進改革,用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改革,引領復興征程上的中國巨輪劈波斬浪,奮勇前行。
定向——全面深化改革是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必然要求
江淮四月,生機盎然。
在全面深化改革進入第三個年頭的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包干發源地安徽鳳陽小崗村考察調研,釋放出“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的強烈信號。
從黨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改革開放,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再到將全面深化改革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立場堅定不移、認識不斷深化。
全面深化改革是解決現實問題的根本途徑——
“如果說當年小崗村乃至全國面對的是如何解決吃飽飯這樣‘有沒有’的問題,那么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中國,面對的則是發展起來以后‘好不好’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
30多年來,我們用改革的辦法解決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同時,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
比如經過長期的經濟高速增長,資源環境和成本制約加大,動力轉換任務艱巨,社會的法治意識和誠信意識有待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短板亟需補齊等等。
站在新的起點上,如何做到既破又立,實現從解決“有沒有”上升到解決“好不好”?這是一道時代課題。
改革由問題倒逼產生,又在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
“我們黨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從這個意義上講,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就是中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改革思想。”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說。
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精彩一躍的必由之路——
回首30多年改革開放歷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給國家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給事業前進增添強大動力。中國正是沿著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華麗蝶變,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今天,曾經的“規劃圖”已經變為緊迫的“時間表”。
“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如期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文章,仍然需要源頭活水,仍然需要澎湃動力,這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說。
全面深化改革是順應世界變革潮流的必然選擇——
縱觀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美國提出再工業化戰略、德國提出工業4.0戰略、日本強調“獨創力關系到國家興亡”、英國強調“人民的想象力是國家的最大資源”……
“變革已成為大勢所趨,中國只有下好全面深化改革這步‘先手棋’,才能占領先機、贏得主動。”辛鳴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開闊的視野和精準的判斷,把改革方略推向新高度,把改革開放引入新境界。
這是新的革命,這是新的長征。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我國發展進入轉型期的重要歷史關頭,全面考量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矛盾新問題,認真總結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和最新實踐,經過充分調研、深思熟慮提出來的,在理論上是一個科學思想,在實踐上是一個科學決策。”李君如說。
- 上一篇:
-
(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開創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
已是第一篇
-
(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開創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
- 下一篇:
-
“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開欄的話
已是最后一篇
-
“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開欄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