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10月18日電(記者沈洋 鄔慧穎)“家長們賣掉麻將桌買回書桌,孩子們更愛學習了,村民們更支持學校了。”在江西弋陽縣朱坑鎮,開展教師家訪活動后發生的變化,讓中心小學校長丁文福有點意外。
今年5月以來,江西省教育廳開展“萬師訪萬家”活動,重拾家訪這個傳統教育法寶,全省很多鄉鎮都發生了朱坑鎮這樣的變化,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合力正在增強。
一本本家訪記錄本,滿滿的關心和關愛
蘭存翔是江西上饒縣鐵山鄉九獅小學二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向來優秀的他近期卻接連出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家訪中,教師蘭露仙表揚了孩子乖巧、勤學等優點,并委婉地告訴了家長近期孩子在課堂上的新情況。聽了老師介紹,蘭存翔媽媽溫雪英愧疚地說,這段時間她晚上去幫丈夫干活,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估計是看電視看晚了,才影響課堂學習,“謝謝老師關心,再忙也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首位。”
“去了學生家里,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怎么改進。”上饒縣鐵山鄉中心小學校長姜盛饒說,通過家訪,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家庭狀況及其在家庭中的表現,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
“她在家要承擔很多家務,所以總是無法按時完成作業,對她要更寬容一點。”
“孩子因父母離異比較自卑,要多給他提供表現的機會,讓他自信起來。”
“孩子在家與父母交流很活躍,但在學校卻喜歡獨來獨往,需要鼓勵孩子多與人交流。”
……
一本本教師家訪記錄本,寫滿了對孩子學習的關心和成長的關愛。
截至9月底,江西全省近10萬名教師家訪了約170萬名學生,回收問卷約75萬份,征集家長意見70多萬條。
訪出了家長的支持,訪出了教師的自豪
弋陽縣弋江鎮一小六(2)班,一堂別開生面的生活實踐課——縫扣子正在進行,上課的老師是班上一名學生的媽媽。家長走進課堂,參與學校教學,這是弋江鎮一小教師家訪后意料之外的收獲。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長和學校雙方合力完成,而家訪把這兩股力量擰在了一起。“到學生家里走走,教師和家長的心與心貼近了。”江西撫州實驗學校校長高毓筠說,“開展家訪后,家長對學校的教學管理更了解,對學校的工作都特別支持。”
“以前走到村里,幾乎沒人認識我。現在,只要我一到村里,村民老遠就喊陳老師來了。”寧都縣東韶中心小學陳燕萍說,家訪讓她贏得了村民的尊重。
“以前覺得家訪是責任,現在是真的喜歡。”鷹潭市第七小學教師虞萍說,“小區里的人聽說我是教師來家訪,都轟動了。”
談起家訪的收獲,每名教師的臉上都寫滿了自豪。
江西省教育廳師資處處長程裕秋說,都說家訪受益的是學生,其實教師也是受益者,“他們在家訪中發現了教師職業的價值感、尊嚴感、自豪感,真正有了成長的內動力。”
影響家風 改進民風
弋陽縣朱坑鎮塘坪村的吳春萍以前的空余時間都耗在麻將桌上。老師幾次家訪,讓她意識到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她果斷地賣掉麻將桌,經常陪孩子寫作業。
朱坑中心小學教師在家訪中發現當地打麻將風氣盛行,學校聯合鎮政府開展“最美育人家庭”評選活動,把書房、書桌、圖書作為必備條件,引導一批家庭賣掉麻將桌買回書桌,變麻將房為書房。
一些“城中村”社區,社會治安不太好,打架斗毆現象時有發生。通過家訪,倡導家長、學生參與社區文明建設,凈化了城區文明風氣。
南昌市教育局局長謝為民說,通過家訪活動,帶動學生、家長紛紛走出家門,走進社區,打掃街道,到孤兒院、敬老院開展幫扶,既培養了孩子善良的心靈,又提升了整個社區的文明風貌。
“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黃小華說,“我們要將家訪納入師德評價體系進行考核,讓家訪走向制度化、常態化。”
- 上一篇:
-
“好家風 網上行”傳遞接力活動啟動
已是第一篇
-
“好家風 網上行”傳遞接力活動啟動
- 下一篇:
-
合肥:家風建設納入反腐倡廉考核
已是最后一篇
-
合肥:家風建設納入反腐倡廉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