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改作風 路遙知馬力的文明歷程
發表時間:2014-02-10   來源:人民日報

  ——馬年新春觀察(下)

    改作風,改到深處靠堅持,改到遠處靠習慣,改到高處靠信念

  馬年春節,一篇名為“公務員禁令清單”的帖文在微信朋友圈流傳開來,廣受點贊。從舌尖到車輪,從月餅賀卡到煙花爆竹,文中悉數列舉去年以來中央出臺的15個相關文件通知,每個文件背后,還配有作者收集的典型案例和落實情況。在自媒體平臺上,人們自發整理和傳播這些過去看起來“很政治”的紅頭文件,并真心稱贊,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作風建設帶來的風氣之變。

  新春清風,吹散的是混濁之氣。關于過節送禮,曾經有這么一個段子。問者:你是什么意思?送禮者:就意思意思。問者:這就沒意思了。送禮者:其實也沒別的意思。問者:那我就不好意思了。繞口令一般的對答間,“意思”一詞里曖昧的潛規則躍然紙上。一旦失去剛性的制度約束、可操作的規則要求,私與公、人情與賄賂便很容易模糊了邊界,法紀規章就在類似的“意思意思”中成了被繞開的馬其諾防線。這也正是以往改作風的難點所在。

  正如禁令清單所顯示的,甲午新春,黨員干部有了一條清晰的“行車線”,收束了手腳、管住了吃喝。有記者記錄回鄉見聞:擺婚宴不收紅包了,給超標辦公用房做隔斷、新加門的裝修隊生意火爆,小企業主再接不到“邀打牌”的電話……如果說一年前的蛇年春節,對于轉作風還有觀望情緒、坐等心態,那么一年之后,改作風已經是一種自發要求、自覺行為。

  打開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的曝光臺,從公款旅游到婚宴收禮,各種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件被張榜公開,處罰措施廣而告之。可以說,干部心中那條不能踩、不能碰的紅線,正是從這些斬釘截鐵的態度、踏石留印的執行中來的。打擦邊球、搞“踩線走”、行潛規則,這些對政策規定的軟抵抗,在轉作風中遭遇了硬杠杠。嚴格的標準、鮮明的導向,成了改作風改到實處、改出成效的關鍵。

  實際上,八項規定也好,反浪費條例也好,都不可能360度地管住。再嚴密的規章也只是一張網,總有“掛萬漏一”之處。說到底,禁令只是手段,最終的目的是養成一種好的習慣、形塑一種好的風氣。有基層干部說,現在一事當前,總會“想想是不是符合精神”。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改作風要久久為功,正得從這樣的“想想”中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制度可能有遺漏,但從制度所體現的標準、所倡導的精神出發,憑基本的原則、根本的信念行事,自然能形成合理判斷、得出正確結論,這才是制度文明、政治文明的真正要義所在。

  馬年春節的風氣所向,揭示出這樣的道理:改作風,改到深處靠堅持,改到遠處靠習慣,改到高處靠信念。只有把作風建設的標尺內化于心、外現于行,才能避免那種靠“攤派指標”抓問題的老做法、杜絕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新花招,才能由改作風的百米沖刺過渡到打造合格隊伍的耐力長跑,才有真正的、持久的風清氣正。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百廢待興、百端待舉,但鄧小平同志還是把“端正黨的作風”放在重要位置,認為這“具有決定的意義”。2014年也是一個新的起點,全面深化改革與加強作風建設相互激蕩,發展起來之后的中國,將獲得更強勁的動力。“產生于過去的現在,孕育著偉大的未來”,讓作風建設深深嵌入中國政治文明的發展歷程,馬年春節的新風,正可以成為開始。(張鐵)

責任編輯:張智萍
更多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753112&encoding=UTF-8&data=ABrAGAAAAAcAAE5cAAAAAQAo5pS55L2c6aOOIOi3r-mBpeefpemprOWKm-eahOaWh-aYjuWOhueoiwAAAAAAAAAAAAAALjAsAhQYspCZJKi58qYPjcowch20Dvu0DgIUdru2JpL4whwJh_wxFbrB8Cy3C68.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753112&encoding=UTF-8&data=ABrAGAAAAAcAAE5cAAAAAQAo5pS55L2c6aOOIOi3r-mBpeefpemprOWKm-eahOaWh-aYjuWOhueoiwAAAAAAAAAAAAAALzAtAhUAhdO0k_tm5U0HQ75PYUhEnLNVjEUCFA-QbKKhuHOwuQKEt6CxBIxpt5ko&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