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對漢字多一份敬畏
發表時間:2014-04-11   來源:人民日報

  如今,不認識幾個英文詞,還真有些“跟不上時代形勢”。隨便翻起一份中文報紙雜志,“wifi”“CBD”“VIP”等外語詞俯拾皆是,仿佛一步跨入“國際化”。但與此同時,國人提筆忘字的現象也“與時俱進”。網上有一則笑話廣為流傳:某君想寫一幅“我要當學霸”的座右銘自勉,最后卻不得不作罷——因為“霸”字不會寫。 

  一邊是外語詞的使用越來越泛濫,一邊是漢字書寫越來越被人遺忘,二者此消彼長的關系讓人們難以消除這樣的顧慮:如果放任外語詞的濫用而不加糾正和規范,我們的漢語會不會變得混亂不堪?會不會總有一天變成中外文夾雜的“洋涇浜”? 

  的確,語言的社會屬性決定了它必然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發展,吸收外來語也是一種語言充滿活力和生機的表現。實際上,漢語發展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吸收融合外來語的歷史。我們的祖先曾根據梵文佛經創造出“覺悟”“剎那”這些詞語,也曾從英文中翻譯出“幽默”“引擎”等詞匯,大大豐富了我們的語言,方便了我們的表達。 

  但是,這些外來詞無不經過了漢語的“消化”,并沒有破壞漢語系統中漢字的獨一性。如果說這些優美的轉化是對漢字“細細咀嚼”的結果,那么,現如今一些對外語詞隨意“拿來”的現象則堪稱“生吞活剝”。有“智商”一詞不用,非要用“IQ”,不說“自做”,偏要說“DIY”,如此不加處理,生吞活剝地“拿來”,不僅讓漢語消化不良,更是對漢字的不負責任。 

  放眼世界,許多國家在引進外來語時都進行了一定形式的“消化”。比如英語國家在引進漢語的“功夫”一詞時,都轉化為適應其字母文字特點的“kongfu”,而不是寫成漢字符“功夫”。法國、波蘭、俄羅斯等國家還制訂了規范外來語的法律或規定。 

  漢字是世界幾大文明古國中惟一從產生延續使用至今的文字,具有強大的包容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更是肯定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想表達外來意思,完全可以通過及時、合理地用漢字創造漢語新詞來表達。 

  名不正則言不順,語言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規范。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履行起職責,媒體作為大眾傳播的主要載體,也應當以身垂范,共同肩負起責任。對漢字多一份敬畏,對外來詞多一份審慎,從小處說,關系到每個人的閱讀效率,從大處說,也關系著漢語言文字的健康發展和文化命脈的延續。(李昌禹)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章 馳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863507&encoding=UTF-8&data=ABxvUwAAAAcAAE5cAAAAAQAY5a-55rGJ5a2X5aSa5LiA5Lu95pWs55WPAAAAAAAAAAAAAAAuMCwCFFfsh-fQtErkQMaRrOez58s2LTLvAhRS4FdoX5hwtff1-cUXZfRw6vwOo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863507&encoding=UTF-8&data=ABxvUwAAAAcAAE5cAAAAAQAY5a-55rGJ5a2X5aSa5LiA5Lu95pWs55WPAAAAAAAAAAAAAAAuMCwCFEmnLFmW2RaLDMRiDldrb95wN9gsAhRtKTuRSP2GQq5vKRFhDfaUUDP4d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