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五一”節的精神價值
“五一”節的來歷以及其對中國現代工人運動的影響,人們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五一”節,是無產階級革命的標志,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盛大節日。 對“五一”節的紀念,黨中央和地方黨委歷來十分重視。每逢這天,往往會舉辦慶“五一”晚會、“五一”歌會、勞模團拜會、“五一”勞動獎章頒獎等活動,這些舉措都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毋庸諱言,當前“五一”節的精神價值正在逐漸淡化。為了GDP的增長,為了有效拉動內需,我們曾設立“五一黃金周”,現在又改成“五一小長假”,這是與時俱進的需要。但我們似乎更多地看重了“五一”節的商業價值,而忽視了本來的政治含義,弱化了精神價值。我們能不能把兩者結合得好一點呢?這是現實提出的新課題。休閑是需要的,但至少在人們的思想深處不能忘記在中國工運中獻身的英烈們,不能丟掉工人階級的優良傳統。這應不算是一種苛求。 今天,我們歡度“五一”假日,應該對“五一”節本身的精神價值加以思考,這應是對“五一”節最好的紀念。 我們應該把“五一”節固有的精神貫穿到當前上海“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工作中去。上海要當好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者”,實現“四個率先”,全面深化變革,面臨的各種問題和創新難度也會更大。因此,我們尤其要弘揚工人階級的無私奉獻精神,以工人階級的博大胸懷,在工作中解放思想、攻堅克難、勇于創新,積極推動上海轉型發展,再攀新高峰。同時,我們也要對工人階級懷有更高的崇敬感,重視宏揚工人階級的精神力量,號召全社會尊重工人階層,樹立熱愛勞動、用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理想與信念。 愿我們在今年的這個“五一”節里,不要忘記“五一”節的真諦,既休閑好,又通過對節日的紀念在思想上有所收獲。(陳寧生)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今天為什么更需要“棒棒”精神
已是最后一篇
-
今天為什么更需要“棒棒”精神
責任編輯:梁海燕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