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全民行動節儉養德
發表時間:2014-05-28   來源:光明日報

  節儉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修養。節約用度是對自我行為的約束,也是對家庭、民族、國家的盡責;而奢侈浪費、揮霍無度,往往成為敗家敗國的重要原因。因此,發揚勤儉節約需要全民行動,這既是減少資源浪費、促進社會發展,也是發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節儉和道德修養經常會緊密聯系在一起。明代朱柏廬在《治家格言》中就曾寫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在中國人眼中,節約不僅和修身養性密切相關,同時也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

  正是看到節儉對于道德建設、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到反對“四風”倡導新風,再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奢侈浪費之風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我們也要看到,奢侈浪費現象仍然時有發生。倡導節儉新風,凈化社會風氣,需要全民都行動起來。

  節儉養德,需要領導干部帶頭。每個領導干部的行動對公眾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各級黨員干部要率先推行無紙化辦公,開展綠色照明活動;特別是在執政行為、公務活動中嚴格執行各項規定,在崇尚節儉、反對浪費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實現以優良黨風帶政風促民風。

  節儉養德,需要營造氛圍。要綜合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力量,加強新媒體的組織和推廣,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厲行節儉,人人倡導新風的社會氛圍,讓節儉的精神追求,最終外化為人人的自覺行動。

  節儉養德,需要發揮科技力量。要大力發展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經濟,研發和推廣節能減排的新材料新技術,實現資源循環利用,讓資源實現效能最大化,從而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

  節儉養德,需要全民參與。社區是社會生活共同體,家庭是社會的組織細胞,要發揮媒體的凝聚力量,和社會組織的協調功能,在社區、居民中積極倡導綠色出行、垃圾分類等,讓節儉理念成為更多人的日常行動。

  開展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任重而道遠。我們要準確把握中央精神,努力完成各項任務目標,發動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扎扎實實、持之以恒,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節儉、自律養德的良好社會風尚。(光明日報評論員)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項麗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970363&encoding=UTF-8&data=AB4QuwAAAAcAAE5cAAAAAQAY5YWo5rCR6KGM5Yqo6IqC5L-t5YW75b63AAAAAAAAAAAAAAAuMCwCFAlLgNd76sbwk5_Id75yPBVZ4DPJAhRKY8wi12vNaoWTnQn7ItTLADXYC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970363&encoding=UTF-8&data=AB4QuwAAAAcAAE5cAAAAAQAY5YWo5rCR6KGM5Yqo6IqC5L-t5YW75b63AAAAAAAAAAAAAAAuMCwCFGT68yGRdxEtp4FImRpNa0KOFP1RAhQDOQipAoSRuF0FAIXI19lwAP9IR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