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兩則重要新聞,都與網絡侵權有關。其一,國家版權局等四部門已正式啟動第十次“劍網”行動。與以往相比,此次“劍網”行動,將打擊部分網站未經授權大量轉載傳統媒體作品,嚴重侵害權利人合法權益的侵權行為納入重點任務之中。其二,因2.6億元的天價罰單而備受關注的“快播”案,前日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行聽證會,騰訊公司是最主要的被侵權方。 一個是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侵權問題,另一個是新媒體之間的侵權糾紛。知識產權問題是老問題了,不論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還是新媒體與新媒體之間,如果沒有知識產權保護,如果不在法律框架內運行,就會糾紛不斷,影響彼此的健康發展。換言之,如果大家都尊重知識產權,就會彼此促進,相得益彰。新媒體的強勢崛起,固然對傳統媒體形成了嚴峻挑戰,但如果新媒體能依法轉載傳統媒體的產品,新媒體的出現就會成為傳統媒體轉型的某種契機,對雙方就是一種共贏。反之,如果偷偷摸摸,大家就會不歡而散,甚至兩敗俱傷。 創新的命根子在于保護好原創。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強調: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由此推開而論,除了科技高峰,攀登世界文學高峰、藝術高峰、思想高峰……樁樁件件,都離不開自主創新。 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很多外國人之所以對中華傳統文化充滿尊重,是因為我們有不少發明創造積極影響了人類文明的進程,為世界文明的百花園增添了新景。今天,國外有少數人在談到我國的科技創新時,每每流露出幾分不屑。盡管他們所言與事實出入較大,但我們與其去計較人家如何對我們說三道四,還不如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靜下心來,埋首創新,就像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陳景潤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那樣,我們自主創新的產品多了,他人的嘴就會自然而然地堵住。 原創得不到保護,創新的源泉就會枯竭;抄襲得不到制止,懶惰就會成為風氣。占小便宜最終受到的懲罰,不僅僅是人家的輕視與白眼,而且將是最致命的打擊。創新是智慧與艱苦勞動的結晶,它需要激勵的肥沃土壤,也依托法律的明媚陽光。世界科技、經濟、文化的發展史證明,知識產權保護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激勵機制,它利用法律和經濟手段,使發明、創造者在一定期限內對其創新成果享有專用權。 我國保護知識產權已邁開堅實的步伐,但因為涉及到短期利益、部門利益、地方利益,這條路注定要走得艱辛而曲折。世上哪有免費的午餐?人家的東西怎么可以想拿就拿?拿人家的東西怎么可以不付費?但愿為“快播”開出天價罰單,對網站非法轉載傳統媒體作品行為予以打擊的“劍網”行動,能夠滌蕩出知識產權保護的明亮天空,讓眾多創新成果更加快捷有序地流動起來,讓這種流動激勵出更多的創新,造福于我們每一個人。 (王才忠)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神醫”不絕江湖為哪般
已是最后一篇
-
“神醫”不絕江湖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