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村扶貧要注重細節
“撒胡椒面”式的扶貧難有持久的好效果。扶貧工作到了鎮村一級,必須要精細再精細,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配置扶貧資源 白河縣是秦巴連片貧困區,“國家級貧困縣”帽子多年也沒能摘去。最近我在興坪村駐點調研,感慨良多。 興坪村山大溝深、自然條件惡劣,村里缺乏支柱產業,年人均純收入不足2700元,部分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這樣的情況,在縣里比較普遍。為此,去年縣里開始采取“部門包村”的辦法扶貧,這也是許多地區的扶貧之策。 但實踐中我發現,簡單地“一對一”包抓容易犯“一刀切”的錯誤。因為不同單位職能大小不同,掌握的資源也不同,包抓的力量自然也不相同。而像縣文聯這樣的單位,正式員工才3個人,這樣的配對如何能實現有效的包抓到戶? 為此,我們對扶貧工作進行了再進一步的精細化。通過前期摸底,我們按照村子的貧困程度和扶貧難度進行排序,將包抓單位也按照職能、資源掌握大小進行排序,然后再進行配對。我們讓力量較強的縣經貿局直接包抓貧困程度較深的里龍村,而情況類似的瓦屋村則由紀委、供銷社、工商聯等部門單位一起包抓。 我的體會是,扶貧工作到了鎮村一級,必須要精細再精細,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配置扶貧資源。扶貧進行到縱深后,甚至針對某一戶的情況制定一個單獨的扶貧方案都不為過?!叭龊访妗笔降姆鲐氹y有持久的好效果,而精細扶貧強調更多的是“細節”和“一對一”幫扶,這就要求干部真正撲下身子,真心誠意地和群眾一起挖窮根,奔小康。(陳暉 陜西白河縣委書記 記者方敏整理)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信息時代 檔案管理費該取消
已是最后一篇
-
信息時代 檔案管理費該取消
責任編輯:章 馳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