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法治 不只是依法辦事
發表時間:2014-08-20   來源:人民日報

  法律顯民意、權力受監督、司法有公道,才能讓依法辦事成為人們共同的選擇

  最近,“依法治國”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即將于今年秋天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社會各界給予了高度評價,充滿期待。

  回顧歷史,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至今已有17個年頭。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終結了許多領域長期以來“無法可依”的局面。有人據此樂觀地判斷,只要落實現有法律規定,有法必依,依法辦事,就能建成法治中國。是不是做到了依法辦事,就能解決法治中國建設中的全部問題呢?

  應該看到,依法辦事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但不是全部內容。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光強調依法辦事還不夠,還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法治政府、打造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體制,使法治中國建設在更高標準上進行。

  “法治”的提出是相對“人治”而言的,人治是專制的代名詞,法治則是民主的產物,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法治,要求人們所依循的法律是在民主立法的機制中科學制定的,體現社會絕大多數成員的意志,在對不同利益訴求的協調中凝聚共識。因此,法治天然地和民主政治聯系在一起。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就要毫不動搖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讓體現人民根本利益、體現社會公平正義的規則成為法律,成為人們的共同遵循。

  “法治”中的“法”是治理國家的主體,具有最高的權威。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都在法之下,沒有人能超越法,沒有人能在法律面前享有不受約束的特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最重要的是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規制易于膨脹的公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公權力機關和公職人員成為自覺守法的榜樣。

  把紙面上靜態的“法制”,變為生活中動態的“法治”,主要依靠公民守法、政府依法和司法機關執法。其中,司法是法律實施的最后環節和最終保障,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就要努力在公正司法上下功夫,確保司法真正遵循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體現社會公平正義。

  作為法治必不可少的要素,民主政治、法治政府、公正司法,對解決當前存在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問題,有著積極意義。法律顯民意、權力受監督、司法有公道,才能讓依法辦事成為人們共同的選擇,才能讓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從夢想變為現實。(徐雋)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項麗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129427&encoding=UTF-8&data=ACB-EwAAAAcAAE5cAAAAAQAc5rOV5rK7IOS4jeWPquaYr-S-neazleWKnuS6iwAAAAAAAAAAAAAALjAsAhQ7kFiNS0oqvX8s_T0xzaGr41CkAwIUc4AzH4A3Ucj0uXl7Wd1CX_FTnFo.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129427&encoding=UTF-8&data=ACB-EwAAAAcAAE5cAAAAAQAc5rOV5rK7IOS4jeWPquaYr-S-neazleWKnuS6iwAAAAAAAAAAAAAALjAsAhQBqvQ8JHzeK22donVBravxgl-v9gIUaDrJvIIErXQG6crVvrF-Xf0c-6Y.&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