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國之殤 國之祭
發表時間:2014-12-1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柳絲)

  77年,南京。國之殤,以國之名祭奠。

  2014年12月13日,是中國首個法定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國行公祭,法立典章。中國將這個日子寫進國家法律并舉國公祭,不僅為了銘記民族苦難,也呼喚對歷史真相的尊重。

  77年前,美國《芝加哥每日新聞報》記者阿奇博爾德·斯蒂爾從南京發回報道:“我在美國西部見過圍獵大野兔……南京的情況非常相像,只是受害者是人。”

  用生命追尋歷史真相的已故華裔女作家張純如寫道,南京大屠殺,就其殘忍度與暴虐規模來說,“是世界歷史上此類故事中排在最前面的”。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背叛生命就是新的謀殺。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面對苦難的態度,體現一個國家的成熟度。以國之名祭奠,不僅為了悼念死難同胞,也是為了汲取歷史教訓,奮發民族精神。

  永矢弗諼,祈愿和平。以國之名祭奠,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向世界昭告中國捍衛和平的決心。

  “九原板蕩,百載陸沉。”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無數次經歷戰爭劫難,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貴。弱肉強食不是人類共存之道,窮兵黷武不是人類和平之計,和平與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永恒主題。

  地球村中,任何一個民族遭受的災難都是全人類的災難。中國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國家公祭,是中國對世界的提醒:只有珍愛和平、維護和平、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有希望。

  今天的中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公祭儀式上所說,已經成為一個擁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前景無比光明。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大德曰生,和氣致祥。”公祭儀式上鏗鏘的《和平宣言》、悠遠的和平鐘聲,向世界傳遞著中國的信息--今天的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堅決倡導者和有力捍衛者。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項 麗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344881&encoding=UTF-8&data=ACPHsQAAAAcAAE5cAAAAAQAT5Zu95LmL5q6HIOWbveS5i-elrQAAAAAAAAAAAAAALjAsAhRoxJpFCbDihfn1h7JCYjUG32xhBgIUUZVr3NNAzL6aDUJZHrOAYPlbU_U.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344881&encoding=UTF-8&data=ACPHsQAAAAcAAE5cAAAAAQAT5Zu95LmL5q6HIOWbveS5i-elrQAAAAAAAAAAAAAALjAsAhRkGdrgUP23yg8jmldcGrqC_EIPYwIUUHMTQZv5lKZMDeEoutvKgmVfCg8.&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