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探討“中華文化創造力如何體現”
日前,中國文化報理論部邀請幾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和藝術家,探討“中華文化創造力如何體現”。 與會專家認為,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歷史積淀,是藝術創新發展的根源。每一次成功的創造,無不是在深入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而來。然而,總有一種觀點,將傳統視為包袱,認為必須全面擺脫傳統的束縛,向西方學習才能創新;另一方面,也有一種更值得注意的傾向,即在注意力經濟時代,一些博取眼球的所謂創新,如“奇葩”“搞怪”,借助網絡大行其道,以至于“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們應該將典籍中的文字、禁宮里的文物、傳統手工藝的非遺,變成我們今天生活中可視、可觸、可感的活生生的創造,成為傳統大河中生生不息的新的生命。“中華文化的創造力來源于文化上的多元一體,傳統與現代不再對立,創造文化必須在原有文化基礎上重構文化。”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方李莉說。《北京文學》月刊社總編室主任師力斌認為,包括詩歌在內的中國當代文化有很多生長點,而相應的評獎、評論等標準相對滯后,需要加強對新生事物的關注和評論。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已是最后一篇
-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責任編輯:楊學靜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