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新聞的底線
新聞事業的底線在哪里?寫真事、講真話、肩負社會責任、不向名利折腰,這些都是新聞從業者所應當堅守的底線。然而近些年來,有些媒體的從業人員不珍視自己的社會角色,熱衷于虛名浮利,放縱自己的筆端滑向杜撰與虛構,欺詐、勒索等逾越法律紅線的行為也不時發生。往往一則這樣的丑聞,蒙塵的卻是整個新聞行業,倘若任由不正之風“野蠻生長”,那么新聞事業的公信力也可能被折損殆盡。 當前,尤需為新聞失范行為糾偏,并重新樹立規范。新聞道德委員會正是應對這一需要而產生的制度設計。新聞道德委員會的存在,給了公眾一次申辯的權利,對不良媒體形成有力威懾。從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的效果看,委員會對新聞媒體的約束力已開始顯現。不少地方,新聞評議、舉報核查工作進入常態化運行,對虛假新聞、有償新聞的處理,也從運動式打擊向制度化防范轉變。這意味著媒體從業人員在落筆、發聲時要更加謹慎,而媒體的公信力,也在剛性制度的支撐下而愈發牢固。 制度不是一天建成的,更不可能建成之后一勞永逸。當今時代媒體形式的發展日新月異,傳播的渠道也愈加廣泛,這就為委員會的工作提出新的挑戰。報刊、電視的虛假新聞處理了,那么微博、微信平臺的假消息又該怎樣追究?有償新聞好定義,那么網絡炒作這類沒有明顯受害群體的事件又該怎么辦,如何在新形勢下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如何把制度藩籬扎得越來越緊密,不留下監督死角?這些都需要不斷的摸索與實踐。 新聞事業承擔的工作是在社會中傳播有價值的信息,并引導社會輿論的走向,它的底線必然不能是松松垮垮的,必須結實牢固,經得起敲打。若要筑牢底線,還得通過建章立制一點一點地夯實。(王子墨) |
- 上一篇:
-
期待反腐相聲讓相聲重現諷刺本色
已是第一篇
-
期待反腐相聲讓相聲重現諷刺本色
- 下一篇:
-
踐行“心中四有” 爭作“四個表率”
已是最后一篇
-
踐行“心中四有” 爭作“四個表率”
責任編輯:桑小婷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