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互聯網+東北”:大象能否借力起舞?
發表時間:2015-04-30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沈陽4月30日電(記者 馮雷 石慶偉 王炳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的“互聯網+”行動計劃,被寄望給中國經濟帶來“乘數效應”。近日在沈陽舉行的“綠公司年會”上,業內人士和專家暢談“互聯網+”背景下的新經濟潮流,包括馬云在內的眾多商界領袖,把目光聚焦東北,尋找各類產業融合發展的商機。

  當最新最輕的“互聯網+”遇到“最老最重”的工業基地,將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東北經濟能否借力起舞?這樣的問題不僅關乎東北,對轉型攻堅期的中國經濟同樣有樣本意義。

  東北有眾多“互聯網+”創業“風口”  

  黑龍江煤炭業窘困、吉林石化業虧損、遼寧造船業訂單銳減……2014年,東北三省經濟增速大幅回落。今年一季度也未見好轉,遼寧GDP增幅更是排名墊底,東北多地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外貿出口等指標出現負增長。這不免讓人擔憂:曾支撐中國工業化的東北重化工業和裝備制造業,難道真的已是窮途末路?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秘書長程虹并不這么認為。在她看來,雄厚的工業基礎、齊全的工業體系、較強的科技研發基礎和實力,恰恰是東北與互聯網時代融合的重要“家底”。“傳統產業融入‘互聯網+’,將有無限發展空間。”她說。

  “互聯網+”對傳統產業不是顛覆,而是換代升級。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認為,真正的互聯網經濟是“互聯網+傳統經濟”,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結合。

  事實上,“互聯網+”不僅正在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形成了諸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新業態,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東北經濟一、二產業占比較高,蘊含諸多的“互聯網+”的創業“風口”。

  數據顯示,東北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不足工業總量的10%,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則嚴重滯后于全國。在謀求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地區,差距也意味著提升空間和發展機遇。

  市場對工業品的需求正因為“互聯網+”而升級。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認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包括兩個方面:由傳統裝備向現代智能化裝備轉型,由傳統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模式轉型。前者意味著產品升級,后者代表著制造過程的高質量、低成本化,而這兩項都離不開“互聯網+”。

  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改造還體現在經營模式上。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認為,東北制造業的組織、運轉模式都以企業生產為中心,過去10年的需求旺盛,造成很多企業熱衷大規模化重復生產,不僅造成產能過剩,“賺快錢”也讓有的企業研發、營銷能力弱化。“未來制造業從‘B2C’向‘C2B’轉換,‘互聯網+’同樣不容忽視。”這位從東北走出的企業家說。

  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蔡恩全說,不管是“工業4.0”,還是“兩化融合”,都在朝著互聯網方向邁進,對東北來說,如何把信息化技術和原本的制造技術融合在一起,既是新挑戰,也是新機遇。吉林省智庫秘書長、研究員劉庶明說,東北要創造新的動力,必須緊抓“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機遇,用數字化、技術化改造現有工業,實現工業引領發展。用好“互聯網+”這個變量,東北傳統產業會催生更多新產品和市場空間,東北經濟才能“活起來”“動起來”。

  “互聯網+”可以讓東北“舉重若輕”

  客戶不論身處何處,只要輕點鼠標將圖紙傳來,智能機床就能瞬間加工出產品,冰冷復雜的制造變得輕松、簡單而有個性——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國際機床博覽會上,沈陽機床集團推出的十幾臺新款i5智能機床因為“能上網、智能化、會交流”,引來眾多客商嘖嘖贊嘆。

  “互聯網+”讓“云制造”從概念變成了現實。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告訴記者,沈陽機床的云平臺已與20多家企業的200余臺智能機床實時聯網,利用智能手機或電腦,可隨時搜到閑置的機床并下達訂單,并指揮機床立刻工作。“云平臺上每臺機床的工作狀態、每個產品的加工時間和成本,都一目了然。”

  30多億元的戰略投資注入,在A股市場上受到熱捧——添加了云平臺的智能機床頓時變得炙手可熱。而在產品需求訂單大幅減少的沈鼓集團,公司搭建的云制造和在線監測平臺也創造了新效益。

  嵌入互聯網技術為客戶提供遠程在線監測和故障診斷分析、一站式服務交鑰匙工程、海外服務以及技術咨詢等10個領域的現代化服務,去年為沈鼓集團帶來16.6億元收入,利潤額占集團總量的78%。

  “互聯網+”是利用互聯網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如今,東北眾多工業企業借助“互聯網+”啟動轉型,傳統產業燃起提質升級的星星之火。

  “互聯網+”催生的新產品和市場空間,正讓東北老工業基地變得“活起來”“潮起來”。東軟集團用線上數據,顛覆傳統健康醫療行業,由點到網形成醫療云、健康云,服務覆蓋2000多萬人口,聯通上千家醫院,最近一次成功吸引投資37億元。

  東北的“互聯網+”發展機遇,引來諸多商業大佬的目光。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阿里巴巴已將沈陽作為重要物流節點來建設,依托沈陽和遼寧的區位優勢,將輻射效應擴散至整個東北地區。在云計算、大數據和全球化貿易方面,阿里巴巴準備和遼寧省政府一起,建立云計算基地,協助政府和當地企業“上云”,積極搭建政府云和企業云項目。利用阿里巴巴先進的云計算實力和大數據經驗,協助遼寧打造智慧省份和智慧城市。

  4月17日,總部同在遼寧的東軟集團與華晨汽車宣告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成立聯合創新中心和應用示范基地,共同研發智能互聯及電動汽車的電子產品。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說,傳統制造對“互聯網+”的渴望,將讓這種“聯姻”越來越多。

  政府助力,需降低“制度摩擦力”

  “東北三省工業重不可怕,怕就怕體制、機制太重,思想觀念太老。”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鎖直言東北問題的“痛點”。

  作為經濟社會的“守夜人”,政府該如何科學助力,讓“互聯網+”帶來的商業變革順利傳導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

  北京大學教授周其仁認為,這需要政府加強自身改革,減少經濟發展、創新創造中的“制度摩擦力”。他說,“互聯網+”不僅僅帶來企業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更要求制度重構和創新,需要政府加強自身改革,相關法規體系也要因之而變。

  寬帶資本董事長、亞信集團董事長田溯寧則認為,“互聯網+”不應該簡單被認為是一個工具和技術,而是一種塑造政府的力量。“東北的體制機制、思想觀念能否在‘互聯網+’的倒逼下轉變革新,是轉型成敗的關鍵。”他說。

  綠公司年會結束后,遼寧省政府舉行知名企業家座談會。16位發言企業家中,接近半數直指東北地區“大政府、小市場”,要求政府“放手”。王玉鎖說,東北地區的政府管得太多、手伸得太長,面對“互聯網+”帶來的經濟變革,政府要簡政放權,當好“服務生”。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認為,東北振興經歷了10年黃金增長,但現在回過頭來看,東北和全國的差距反而拉大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思想不夠解放。

  “一些地方政府習慣于向中央要項目、要政策,其實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還在于改革。”中信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說,比如國企改革,盡管中央還沒有出臺細則,東北不能“等靠”、觀望,而應主動探索;比如產業投資,政府完全可以將國有資本交給民營機構經營,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對此,遼寧省省長李希在綠公司年會上表示,遼寧將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攻改革之堅、克轉型之難,為創新發展開路、清障、除弊。

  “白山黑水造就了東北人的熱情,廣闊大地練就了東北人的闖勁。”匯源果汁集團董事長朱新禮說,很多東北人都是共和國初期的“闖關東”一代,新時期東北要發揚“新闖關東”精神,讓改革、創新在這里創造出新奇跡。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趙 洋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589630&encoding=UTF-8&data=ACeDvgAAAAcAAE5cAAAAAQA24oCc5LqS6IGU572R77yL5Lic5YyX4oCd77ya5aSn6LGh6IO95ZCm5YCf5Yqb6LW36Iie77yfAAAAAAAAAAAAAAAuMCwCFDOs4NukDhyyBA8VLj67TOvYElH0AhRpAW6_9Lc15wQQqQjSKk-S0Hm_VA..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589630&encoding=UTF-8&data=ACeDvgAAAAcAAE5cAAAAAQA24oCc5LqS6IGU572R77yL5Lic5YyX4oCd77ya5aSn6LGh6IO95ZCm5YCf5Yqb6LW36Iie77yfAAAAAAAAAAAAAAAuMCwCFDvswJnFJ5aR1RSluW-_KA269sUoAhQDwwCA47lCN7wLnnGQl-pZb8cuNg..&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