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5月27日電(記者葉鋒)“我帶著你,你帶著錢,你一定要帶著錢啊”——網絡上走紅的這句話,對眼下熱議的科技創新問題,可以借用。
縱觀以往,制約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差錢”——投入不足、使用不便、分配不合理等等。
在科技創新領域,尤其是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數量少、規模小、集聚度不高等問題還比較突出,難以滿足重大科學發現和先進技術要求。
需要大力投錢,就是要通過加大投入,實施一批能填補國內空白、解決“卡脖子”瓶頸的重大戰略項目和基礎工程,打造高度集聚的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同時建設國際一流大學和全球頂尖科研機構。
科技成果轉化的收益分配制度還存在明顯弊端。比如,科研團隊作為職務發明人,無法獲得成果的處置權和使用權。這就需要“合理分錢”。就是要讓創新主體從創新受益中充分獲利。比如,應完善職務發明法定收益分配制度,試點各類科技創新企業對重要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實施股權期權激勵等。
目前,政府科技創新投入管理分割零散,缺乏跨部門統籌聯動。一些地方每年財政投入科技創新超過百億元,但分散在多個領域,科技類專項資金交叉重疊、缺乏協同,企業多頭申報,分散浪費。
“有效用錢”迫在眉睫,就是要建立科技創新投入決策和協調機制,建設相關部門統一應用、第三方專業機構受托管理的項目投入管理和信息公開平臺,對科技計劃專項的各環節統一管理,避免“撒胡椒面”,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用。
學會“靈活換錢”同樣必要。就是要真正確立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在技術市場中的主體地位,強化市場在創新要素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應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充分授權,自主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果轉化收益也應充分留歸單位。
此外,還要“方便找錢”。一些領域資本投入大、盈利周期長、行業周期性明顯,在資本市場上融資難。一些高風險、輕資產的科技創新企業,也難以滿足傳統商業銀行信貸要求。
要在投資者管理、上市公司監管、市場監察等方面實施差異化的制度安排,推動尚未盈利但具有一定規模的科技創新企業上市。此外,應鼓勵引導天使投資等民間資本進入創新型企業。讓需要錢的方便找到錢,想投錢的方便找到項目。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帶薪休假不能成為“紙上福利”
已是最后一篇
-
帶薪休假不能成為“紙上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