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了兩條相似的新聞——河南省教育廳公布方案,試點培養農村小學全科教師;江蘇省推出“卓越小學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在高校試點培養小學全科教師。
全科教師,相當于教師中的全能王,不僅會教語文、當班主任,連英語、數學甚至體育、美術也能一起拿下。“你的數學是語文老師教的?”將不再只是調侃。
支持者認為,全科教師帶班,注重學科間的融會貫通,更能激發學習興趣,有利于孩子全面發展。
有道理,但對小學教師的要求太高。高三填志愿時,全優學霸往往不會首選師范。大學培養四年,又有多少師范生能成長為優秀全科教師?
貪多嚼不爛,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朝“全能王”的方向努力,一不小心可能培養出兩個近親:一個叫“萬金油”,用途挺多但治不了大病;另一個是“三腳貓”,各科僅略懂皮毛。
操作性雖不強,全科教師也有用武之地——在一些偏遠鄉村,基礎教育落后,全科教師早已存在多年,因為無奈。條件苦,收入低,師資短缺,常規課程開不滿,只能退而求其次,讓語文老師教數學。
開頭兩條新聞有一個明顯區別:河南特指“農村”,江蘇則提到了“卓越”,未設定全科教師的舞臺。
在偏遠農村,許多全科教師正堅守一線,或學歷不高,或資質不足,或學識不夠,如果培養計劃能讓他們受惠,提高教學能力,相信當地家長會樂見其成。
然而,在基礎教育健全的城市,家長們很可能無法接受。孩子原有8個任課老師,突然改為4個全科教師,每人上兩門課,有多少家長會贊同?許多父母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恨不得課外再請8個輔導老師,恐怕……
在城市,建議重新定義“全科”。以家長的視角,我不希望小學老師樣樣能教,更愿意看到他們——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善于發現每個人的閃光點,擅長兒童心理學,每天面帶微笑地,激發興趣,培養習慣,言傳身教……
這樣的“全科教師”,比“教數學的語文老師”更有魅力吧。(曹剛)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機器人考驗媒體人的玻璃心
已是最后一篇
-
機器人考驗媒體人的玻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