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崛起之后,擺脫戰敗國地位,獲得“正常國家”的身份就成為日本右翼的目標。也就是獲得介入地區乃至全球軍事安全事務的權力。
9月19日凌晨,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通過了新安保法案,日本不僅獲得了集體自衛權,而且還與美國綁定,未來日本將成為最具有攻擊性的軍事力量之一。中國外交部連夜做出回應,認為這是日本戰后在軍事安全領域采取的前所未有的舉動。日本安保法案不僅改變了本國的安保政策,也會重塑日本的國家權力機構,進而引起地區安全格局的變動。
為了安保法案的通過,安倍可以說是費盡心機。憑借著執政黨聯盟在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安保法案一路闖關。內閣的意志,尤其是安倍的政治判斷通過國會而成為法案,上升為國家意志。在議會制政體中,內閣和國會之間的制衡因自民黨的多數席位而大打折扣,在野黨雖然也是竭盡全力阻擋法案的通過,但是,無奈席位不夠,只是延遲了法案通過的時間。
安保法案的通過也是日本內閣集權的例證,安倍充分利用了在國會多數席位的“窗口期”,以迂回的方式實現了日本安保戰略的大逆轉。雖然安倍沒有修改和平憲法,但是和平憲法第九條已經名存實亡。安倍以閣議的方式解禁了集體自衛權,此后又重新修訂了日本防衛合作指針,最終將這些政策打包變成安保法案,成為國家法律。這也是安倍上臺之后最大的政績,也就是日本要成為正常國家,獲得介入地區乃至全球軍事安全事務的權力。
自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崛起之后,擺脫戰敗國地位,獲得“正常國家”的身份就成為日本右翼的目標,但是經濟泡沫破滅之后,首相走馬燈一樣更換,國會出現“分裂”狀態,無法產生強勢內閣和強勢首相。安倍上臺之后,獲得了一次在民主體制下進行獨斷的機會,雖然國會門外數十萬民眾示威反對安保法案,知名的憲法學家們也指出安保法案已經違憲,但在安倍眼中,這都是“沉默的民意”,因為這些民意并沒有在國會中獲得議席。
當然,在公明黨的要求下,日本是否出兵還需要得到國會的授權,而不僅僅是首相的判斷。但如果執政黨在國會中擁有多數席位,那么,在戰爭問題上,首相也可以集權與獨斷。為了實現安倍的安保的目標,日本國民不僅要提供更多的軍費開支,還要提供更多的兵員。更大的隱憂在于,日本與美國的全球戰略已經綁定,日美之間的安保關系從依賴變得更平等,日本有了更大的面子,但是也要承擔更多的盟友義務。借著美國的平臺,日本也可以出海了。
一個追求“正常國家”身份的日本給本國帶來的是畸變,也讓地區鄰國感到疑慮和不適。(孫興杰)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社會捐贈破千億 慈善立法需提速
已是最后一篇
-
社會捐贈破千億 慈善立法需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