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鄭昕 劉懷丕)10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包括“要認識、尊重、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端正城市發展指導思想”在內的“六個要”,為“十三五”期間指導各地城市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在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一些地方城市建設“攤大餅”,管理簡單粗放,居民生活不便,極少數地方甚至大建缺乏產業支撐、沒有人員入住的“鬼城”“空城”,如此等等,很大程度上正是違反城市發展規律的結果。
城市發展是有其內在規律的。人向城鎮集中是產業發展吸引的結果,城鎮化發展離不開當地的自然稟賦、產業基礎、民俗鄉情等實際情況,這就決定了城鎮化的發展不能無視質量,無視人的需要,無視產業基礎,片面追求速度或單方面突進。認識、尊重、順應城市發展的規律,端正指導思想,是生態文明建設在城市發展上面的必然要求。
讓城市各方面建設協調推進,是尊重客觀規律的一個體現。目前,要推進農民工市民化,穩妥推進戶籍人口的城鎮化??茖W預判當地農業人口轉移的規模、速度,在提供就業崗位、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方面,做到總體協調,保證農村轉移人口“穩得住、能致富”。
尊重環境承載量,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是尊重客觀規律的另一個體現。城市的發展要以當地生態環境為考量,引導調控城市規模,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讓城市發展從居民的需求出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既尊重自然,也尊重歷史文化,令“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城市居民望得見山、看得到水、記得住鄉愁”。
城市發展是一個漸進過程,規律認識也會不斷深化。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在城市建設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廣泛取聽社會各界的建設和聲音,我們的城市發展必然會更加健康有序,成為人民滿意的和諧宜居的新家園。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每位作者都應是一堆篝火
已是最后一篇
-
每位作者都應是一堆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