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了《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辦法》,著眼加強對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的督導落實,通過建立評價、激勵與問責機制,推動地方政府履行責任,切實保障工作進度與成效。
詩書之澤,不遺草野。農村、山區、偏遠地區、貧困地區,相對于發達地區來說,對教育的渴望更為熱烈,本不應成為教育的洼地。中國自古以來就很重視基層文教,如白鹿洞書院,就在江西廬山的五老峰下,本是李氏兄弟隱居之所,卻書香致遠,聲聞于外,成為中國四大書院之一??梢?,改善貧困地區的教育條件,是大有可為的事業。
不得不承認,當前我國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基礎教育仍相對薄弱。但是,“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通觀《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辦法》,明確了重點任務,制定了詳細目標,確立了一系列評價、激勵與問責機制,并規定了引入有資質的第三方參與評估的方式,提高督導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公正性。擲地有聲的細致規定,相信可以確保督導力量有的放矢,精準地施加到最需要扶助的地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國家教育經費要繼續向貧困地區傾斜、向基礎教育傾斜、向職業教育傾斜?!备纳曝毨У貐^的基礎教育薄弱學校,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關系到全國扶貧工作能否勝利完成,也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能否真正實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中國夢。這夢想,或許是有一間窗明幾凈的校舍,或許是可以用上互聯網,或許是通過奮斗去看那繽紛斑斕的大千世界?!笆濉币巹澨岢?,“提高貧困地區基礎教育質量和醫療服務水平,推進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F在,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僅剩五年時間,我們不能再耽擱。有關部門須打起精神,毫不懈怠,建起一所所設施完善、條件優良的學校,托舉起孩子們的中國夢。(光明日報評論員)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涵養我們的“朋友圈”
已是最后一篇
-
涵養我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