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慰問也得有“準星”
日期:2015-12-20
來源:人民日報
在慰問前做足功課,多在“精準度”上下功夫,了解群眾缺什么、急什么,進而做到“點對點”式慰問,送溫暖活動才能收獲更多成效,群眾也才會有更真切的“獲得感” 。

  臨近元旦,各種形式的送溫暖活動逐漸增多。然而,少數單位和部門在慰問時,不問群眾需求,僅將統一采購的米面油等物品送出去就萬事大吉,大有走過場之嫌。

  節日期間對困難群眾噓寒問暖,既能體現黨和政府的關懷,也是領導干部深入群眾、了解基層、體察民情的有效方式,群眾真心歡迎。然而,如果送溫暖形式大于內容,群眾未必買賬。現實中,生活困難的群眾情況各不相同,有重病患者的家庭,渴望送醫送藥、減輕醫療負擔;有脫貧愿望的群眾,則盼致富信息、技術和項目。對他們而言,“標配”的一袋面、兩桶油或若干慰問金,雖能改善生活,卻不是最亟須、最期待的。

  在慰問前做足功課,多在“精準度”上下功夫,了解群眾缺什么、急什么,進而做到“點對點”式慰問,送溫暖活動才能收獲更多成效,群眾也才會有更真切的“獲得感”。(李樹彬)

責任編輯:朱 波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