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人類文明是由世界各國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古代希臘、古代中國、古代印度等文明,都塑造了不同文化傳統,并一直影響著人類生活。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具有獨特的魅力,為世界文明貢獻了華彩篇章。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一直是世界強國之一。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與吸引力。
文化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要力量。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中華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使中華民族保持了堅定的民族自信和強大的修復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文化像雨露與陽光一樣,滋養和溫暖著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成為中華民族在坎坷中不斷前行的力量源泉。
當前,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全國各族人民正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邁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夢想。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需要倍加珍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集中體現在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獨特的思想理念、道德規范和審美風范。比如,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講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言簡意賅、凝練節制,形神兼備、意境深遠,強調知、情、意、行相統一的美學精神。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范,是當代中華兒女的責任。
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地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華文化從來不是封閉的文化,它的開放特色一方面體現在國內各個民族間的相互學習和共同創造,另一方面體現在善于向外國學習,歷史上如此,現在依然如此。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文明中國將不斷學習借鑒世界優秀文化成果。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中國整體實力及國際影響力的穩步提升,國際社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越來越強。廣大海外朋友迫切希望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我們順應讀者這一關切,開辦“文明中國”版,將通過講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故事,傳達其中蘊含的豐富內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更多的人所了解,它的生命力會更強,以文化為紐帶來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作用會更大。(嘉言)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新華社評論員:深入開展“兩學一做”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
已是最后一篇
-
新華社評論員:深入開展“兩學一做”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